今年以来,长安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全链条布局、一体化推进,不断健全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着力培养造就堪当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注重系统培养,赋能干部全面成长
坚持引领式培训、个性化培养、递进式历练,打好培育“组合拳”。“建机制+搭平台”强化顶层设计。系统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用好“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走出长安 走进高校”等干教平台和大教训警示教育基地、组织生活馆等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线路。“分层+分类”打造精细课程。紧扣工作需求和干部能力短板,开展新招录公务员适岗培训、新提拔处级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等培训班次,不断提升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实训+实战”实现成果转化。坚持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一线培养干部,选派年轻干部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实现干部成长和事业发展“双向奔赴”。
坚持科学选用,树牢实干实绩导向
聚焦近距离多渠道、全方位多维度了解干部,坚持依事择人、人事相宜地使用干部。一方面,构建立体识别机制。定期召开选调生、年轻干部等座谈会,在防汛救灾、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一线蹲点调研,主动发现优秀干部。对区管班子开展全覆盖研判,用好自荐、家访、思想工作报告“三个办法”,为干部“精准画像”。另一方面,统筹职务职级资源。牢固树立“为发展配干部、凭实绩用干部”导向,最大限度挖掘潜力、发挥优势,优化干部配置资源,大力实施“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交流,大胆提拔使用担当有为、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突出全面监管,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坚持把干部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提高监督管理质效。强化日常监督,通过座谈调研、列席会议、实地调查等方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定期梳理领导干部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持续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政治生态。突出重点监督,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完善《党组织书记监督事项明白清单》,明确履职事项,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采取“1+10+7”模式,协同公安、法院等11个单位实时掌握领导干部负面信息,做到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
供稿: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