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汉滨区以持续深化驻村帮扶管理为抓手,通过系统化部署、精准化施策、长效化推进,为乡村振兴输入强劲动能。
用心用情助力行稳致远。坚持“驻得下、快融入,静下心、干得好”的工作标准,选派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通过走村入户,全方位了解民情,倾听群众心声,成为懂群众、能谋事的帮扶者,赢得群众认同和支持;全面摸清村人口、产业、经济、资源等数据,熟知村史、“两委”班子个性特长、宗族关系等村情实际,理清社情民意、矛盾隐患,制定针对性对策,确保底数清楚,解决问题有章法。
对标对表推动强村富民。紧扣驻村帮扶四项职责,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科学谋划发展路径。坚持因村施策,依托资源禀赋与传统优势,通过院落会、小组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制定科学规划;立足产业基础分类施策,对有潜力的村深挖特色、打造品牌,对薄弱村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逐步形成发展模式;强化压茬推进,发挥党支部与合作社联动优势,运用村集体经济构建“党建+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群众嵌入产业链,实现村民增收与集体壮大的双赢。
善作善为实现互利共赢。驻村干部主动与村“两委”协同发力,既补齐基层经验短板,又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规范“三会一课”、周例会与集中学习制度,夯实思想基础与工作共识;建立“内外联动”交流机制,促进经验互通与方法共享,确保工作实效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坚持“补位不越位”原则,在村级事务中既出谋划策又尊重主体地位,通过吸纳群众意见完善治理体系,实现发展共谋、成果共享。
接力接续赋能乡村振兴。驻村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与担当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强化角色转变意识,从“帮扶人”切实融入“村里人”;践行“马上办、立刻办、办就办好”作风,展现选派单位与个人风采;注重经验传承,通过培育村级骨干队伍、吸引青年投身乡村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供稿:汉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