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持续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紧盯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构建“选、育、管、用”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全链条,全面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一、拓宽视野“选”,打造用人“蓄水池”。扩大视野圈。县级领导带头深入镇村摸排,依托自身优势,动员在外青年、创业人才回村任职、投资兴业,举办全县“雁归古豳·共话发展”系列活动,聘任有志青年回村担任科技大使、高质量发展顾问、乡村振兴顾问、法律顾问等,助力乡村振兴。镇党委开展“迎乡贤、兴产业、建家园、促振兴”活动,采取一封“家书”、一场座谈、一日体验、一张乡贤榜等方式,吸引在外能人回村,参与乡村建设。建立镇办青年党支部,吸纳183名在外党员回村发展,创办企业52人,作为重点对象培养的64人。村党支部全面摸排有意参与村级事务的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建立村级青年台账,研判筛选、重点培养,持续扩大选人圈。严把入口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办法》中的“6选10不选”具体事项,坚持“村级研究初审—镇办考察复审—县级部门联审—组织部门备案”程序,协调纪委监委、公安局、法院等部门,对候选人逐一联审,着力选出一批“政治素质好、能力本领强、群众口碑优”的一线“后备军”,目前储备358名,确保每个村至少2名。注重动态调整。按照“一县一库、一镇一册、一村一账、一人一档”原则,建立后备力量人才信息库,明确6条调整类型,全程记录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工作实绩等现实表现,年终进行考察评议,划分“优秀、称职、不称职”3个等次,对评议为“优秀”等次的,列入重点对象教育培养,对评议为“不称职”等次的,及时调整。累计调整不称职后备力量25名,补充25名,全县动态保持在358名。
二、丰富载体“育”,提升履职“软实力”。集中培训强能力。坚持将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县级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按照“按需施教、务求实效”原则,创新“点单送训”培养模式,由县委电教中心组织农业、教育、果业等部门业务骨干,深入镇村开展现场教学。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我来讲”活动,选定部分村子发展好、个人素质高的村党支部书记分片区上讲台,集中授课,讲理论、说事例、谈经验、教方法。2024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24期1700余人次,实现了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的全覆盖。推荐村级后备力量参加学历提升行动,为12名村级后备力量提升了大专学历。创新帮带增动力。建立后备力量“3+1”帮带培养机制(镇办包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与村级后备力量结对帮带),为每名村级后备力量确定1名帮带责任人,重点围绕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一线事务等,结合后备力量性格特点,综合设置集体经济发展、应急处突、调处纠纷、项目建设、文化娱乐等“实践锻炼岗”10余个,组织后备力量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700余件,促进后备力量在一线解决群众诉求,在一线历练成长。现场观摩激活力。严格落实“双联双包一服务”工作机制,推动“一类村”帮带“三类村”常态化长效化,组织“三类村”后备力量赴“一类村”“千万工程”示范村观摩学习,交流心得,提升能力。以镇为单位,组织开展“抓党建、亮成绩、晒本领、促振兴”观摩活动,由村级后备力量担任讲解员,全面讲解本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效、亮点、做法,以实践实战促进后备力量能力提升、本领过硬。
三、紧扣实际“管”,强化工作“动力源”。完善制度支撑。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结合镇村实际,制定了《旬邑县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办法(试行)》,聚焦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教育管理、监督考核、激励保障等方面细化了7章21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目标、强化了措施。制定《进一步引进“四类人员”回村加强后备力量储备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大引进优秀农村青年回村力度的通知》等制度文件,为后备力量储备培养提供了政策制度支撑。抓实日常管理。镇党委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日常表现、履行义务、为民办事等情况,结合村“两委”干部年终民主评议,对后备力量同步考核,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村级后备力量,及时纳入重点对象培养。注重鼓励激励。坚持政治待遇优先,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明确与现任村“两委”干部享受同等评先评优待遇,并优先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对年度评议为“不称职”等次且群众基础差的,坚决给予调整,持续激发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干事热情。
四、结合实际“用”,夯实人才“硬支撑”。实行准入上岗。对列入村级后备力量的,安排其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等职务,列席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级重要事务,锻炼其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并提高“身份认同”感。按照“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村“两委”成员出现空缺和换届时,按照法定程序,努力使村级后备力量“转正”。坚持备用结合。坚持“备用结合、有备有用”原则,按照镇党委年度评议结果,对“优秀”等次的,村“两委”班子出现空缺的,吸纳进村“两委”班子任职;对目前村“两委”班子健全,但是后备力量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择优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优先推荐发展党员、提升学历、评优树模。自2021年集中换届以来,148名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23名后备力量走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岗位,32名发展成为党员。树典型立标杆。各镇每年评选一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专题宣传其工作实绩、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同时,将党员后备力量纳入“七一”表彰范围,加大鼓励激励力度,树立标杆、打造样板、凝聚力量,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夯实高质量发展组织基础。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