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基层一线的农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是基层干部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近年来,陕西太白县着力在破解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缓解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等问题上出实招、下真功,围绕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用、励”四个环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严格标准,精心选“优”苗
紧盯“选人质量”这个关键要素,聚焦选好苗、选壮苗,持续拓宽选人渠道。严把选人关口。坚持“政治素质优、带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原则,把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发展产业思路清晰,服务群众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的人选入队伍,目前,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04人,平均年龄33.5岁。拓宽进入渠道。坚持“内选外引”共同发力,营造“近悦远来”良好氛围。按照“每村不低于2名”的标准,将优秀的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选拔范围,确保村级后备力量“有人可选”。全面考察甄别。通过走访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广泛听取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群众代表及其他有关方面意见,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将综合素质不过关、群众口碑不佳的及时予以调整,严防“带病后备”,确保源头质量。
注重培养,精炼出“壮”苗
聚焦“培优育强”这一关键环节,持续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全面提升后备力量综合能力和素质。落实帮带机制。实施“导师帮带”机制,指定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老党员担任后备力量“导师”,全方位、“一对一”开展帮带培养,手把手为后备力量传授农村工作经验方法,着力提升后备力量政治能力、基层实践、群众工作、应急处突等综合能力,助推后备力量快速成长。培训充电提能。定期组织培训,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帮助后备力量全面掌握国家政策法规、乡村振兴及农村事务实用技术等理论知识。整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每年择优选派参加学历提升,全县累计参加学历提升村级后备力量81名,取得大专学历69名。试岗压担锻炼。坚持“实战练兵”导向,有计划地把政治上可靠、发展服务意识强,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选派到基层一线“主战场”,通过担任村副职、报账员、信息员等职务,促使他们尽快熟悉村务管理工作,进一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突出实效,精准用“强”苗
突出“实践锻炼”这一重要载体,全力为后备力量搭建积累农村日常业务知识以及群众工作经验的广阔舞台。抓实日常管理。按照“村级上报、镇级审核、县级备案”的原则,建立后备力量“成长档案”,对后备力量在村工作任务实行细化量化,推行“三个一”机制,镇党委每季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听取一次工作汇报,督导一次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掌握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工作实绩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健全考评体系。建立“党支部评议+群众评价+实绩考核”的考核体系,以“干实事、重实绩、求实效”为导向,每年对后备力量进行全方位考核考评,多层次、多角度了解能力水平和实绩实效。优化用人机制。在届中、换届对村干部进行调整时,及时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后备力量推选进入村“两委”班子,持续为村级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强化保障,精细励“好”苗
注重“鼓励激励”这一有效手段,在关心关爱上下功夫,不断激发后备力量干事创业内驱力。完善保障措施。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长效增长机制,“一肩挑”村干部年补贴最高4.08万元,村文书、监委会主任等常设干部年补贴最高2.5万元,落实村干部每人每年700元标准的意外保险及身体健康体检政策,着力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推行挂钩机制。探索建立村干部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机制,按不高于年集体经济收益的15%为村干部分别发放“贡献补贴奖”,鼓励村干部带头发展集体经济。落实村干部考核与绩效补贴挂钩机制,优秀人员年补贴上浮3600元,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落实关爱制度。重视并帮助解决村级后备力量在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后备力量主动学习、勇于担当的内生动力,提升后备力量幸福感、获得感。对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力量,在党员发展、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村级班子换届时优先考虑,不断激发村级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精气神。
供稿:太白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