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安县围绕年轻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培养,全面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帮带“年轻干部”成长,为村干部后备队伍建设趟出一条新路子。
摸清底数,选准师徒。制定统一的选配标准,由各镇(街道)党(工)统筹,村(社区)党支部全面摸排,深入挖掘“师资”力量,从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镇、村现职干部、退休老干部中寻觅“导师”700名,其中镇干部54人,明确其能力和特长,建成“导师库”。对现任村干部和村后备力量队伍展开全面排查,筛选出工作不满2年的年轻村干部和35岁以下的后备村干部886名,掌握他们的意愿和不足,形成“徒弟库”,为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奠定准确的底数保障。
因需结对,精准培养。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双向自愿+单位指定”原则,以“良师”所长针对“徒弟“所短”,全县700名导师和886名“徒弟”以“一对一”“一对多”形式“结成886组对子,其中镇干部“导师”与村干部“徒弟”结了54对。重点针对“徒弟”在理论素养、群众工作、带富致富、矛盾调处、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按照至少2年一个阶段的要求,由导师严格制定季度、半年、1年、2年的培养目标,细化定量、定性的任务,扎实开展培养工作。
丰富形式,务求实效。2月以来,15个镇(街道)和156个村(社区)的党组织共举办“拜师会”171场次,由村党组织现场颁发聘书,学徒向导师敬茶,确定“师徒关系”,签订“师徒结对”责任书886份,制定“一人一策”具体目标任务2600余条。建立村干部“师徒结对”示范村33个,政治理论教学点217个,产业实践点26个,项目建设观学点21个,矛盾调处、乡村治理、民生保障等研学点共453个。灵活多样、知行合一的形式,让“导师”有处教、“徒弟”实处学,确保年轻村干部和后备力量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为民服务。
供稿:镇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