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子洲县苗家坪镇梁渠村:以“千万工程”为引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9-28 17:15 作者:李盼 胡众

近年来,子洲县梁渠村以“千万工程”为引领,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融合、基础升级、治理创新,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示范村、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荣誉,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之路。

人居环境“焕新颜”,宜居乡村入画来

梁渠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先手棋”。村内成立环境卫生治理小分队,制定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净美庭院”综合占比超8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粪污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接入县污水处理厂,垃圾收集箱遍布全村、每日清运,大棚蔬菜及牛场等专设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点。

同时,投资150余万元硬化道路、粉刷围墙、安装路灯、摆放花坛,打造特色文化景观,修建休闲凉亭,集中安放碾磨,兼顾美化与实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补助和村民自筹,为全村农户屋顶2万多平方米加装复古彩钢顶。2023年,苗家坪镇政府再投21万元,对109户常住村民实施庭院经济建设项目,涵盖种植、养殖、手工艺、中药材加工等领域,让村民“家门口增收、庭院里致富”。

产业融合“强引擎”,集体经济节节高

“支部联建聚合力,产业融合促增收”是梁渠村的发展密码。通过实施“三同九联”工程,村集体孵化“拓鲜生”电商直播基地,成立子洲县东大门农业科技公司,构建起“肉牛互助养殖+果蔬大棚联建+豆制品加工”的多元产业体系。

其中,肉牛互助养殖带动村民抱团发展,果蔬大棚联建盘活闲置土地,闲置旧村委会三孔窑洞改建的豆制品加工厂,则让“老资源”焕发“新生机”。2024年,全村培育致富带头人4人,带动68名农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2万元,为群众分红1.8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0元。

基础设施“强支撑”,民生福祉暖人心

“路通了、水净了、屋暖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这是梁渠村村民的共同感受。近年来,村庄累计筹措470万元新建高粱大桥,解决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投资150余万元完善道路、围墙、路灯等设施,打造实用与美观兼具的乡村环境;新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98%人口季节性饮水困难;实施整村推进煤改气配套项目及外墙保温,目前常住人口煤改气覆盖率超90%,叠加煤改电项目,全村清洁取暖覆盖率达98%,外墙保温面积达2.3万平方米。

乡村治理“添活力”,平安和谐固根基

在苗家坪镇党委、政府督帮下,梁渠村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连续三任支部书记均为“80后”,成员均具备高中及大专以上学历,年龄结构呈老中青“橄榄型”,分工明确、干劲十足。全村实行网格化管理、三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运营规范,日常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实时发布灾害监测预警,今年以来未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牢牢守住群众安全防线。

展望未来“再出发”,持续振兴谱新篇

梁渠村正锚定“村庄有产业、农民有收益、治理有智慧、发展有后劲”目标,谋划下一步发展:深化集体经济多元增收,整合村集体建设用地及村民闲置屋顶资源申报县域分布式光伏项目,优化豆制品加工厂租赁模式、引入专业团队,同步推动大豆种植、养鹅等项目,力争2025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构建“本土能人+返乡青年”结对机制,破解庭院经济、大棚种植、肉牛养殖等技术瓶颈,培育电商营销、设备操作等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如今的梁渠村,正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科技助力、文化铸魂”的理念,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朝着可持续振兴的目标稳步前行,让“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新图景持续铺展。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