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省委全会精神 / 正文

以文润心 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陕西干部群众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目标谈落实话举措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7 07:39 作者:苗雨蒙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陕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三秦儿女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充分发挥文化养心智、育情操作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意见》提出,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陕西。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民阅读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惠民文化活动。”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馆长田丽表示,“现场参与审议《意见》,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回到单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群众打造更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我们将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全力推进阅读体验空间提升项目,不断完善阅览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同时,深耕全民阅读服务创新,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拓展服务维度,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多样化文化服务,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陕西作为全国影视创作生产大省,近年来推出《装台》等一大批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影视剧生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西部影视”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陕西亮丽的名片。

参加此次全会的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涛十分关注《意见》中关于“拓展‘西部影视’品牌效应,建设XR电影产业基地、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引领影视生产制作模式革新”的内容。

赵文涛表示:“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以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我们深入探索生成式AI、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垂直应用,不断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并自主研发出国内首个电影领域AI大模型‘影谱·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从剧本创作、修改、评估到故事板生成、样片生成、成片分析等方面,全面赋能影视创作生产新变革。同时,全面布局虚拟现实电影产业发展,系统推进内容创作生产、产业基地建设等工作,构建虚拟现实电影全产业生态,以虚拟现实技术激发影视行业新活力。”

《意见》提出,丰富优质文化供给。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参加了此次全会。她认为,丰富优质文化供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实推进新创剧目的创排和经典剧目的传承,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对标《意见》新要求,我们将通过持续实施‘薪火相传 名家传艺’工程、自有主创团队建设等措施,以精品创作助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反哺精品创作,实现戏曲的传承,为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积蓄新的力量。同时,持续擦亮‘西安天天有秦腔’城市惠民演出品牌,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等活动,让戏曲艺术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李梅表示。

“乡村要有‘烟火气’,还要有‘文化味’。”参加全会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副镇长、西古庄村党支部书记郝春侠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她表示:“要持续硬化道路、美化环境,实现村庄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深入挖掘文王山文化,收集整理村庄历史沿革、古迹古物、风俗人情等的文字资料。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围绕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打造湿地公园,配套建设文化墙、观景亭等设施,依托采摘热、乡村游等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意见》提出,广泛开展小剧场演出、“村BA”、“村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各类新大众文艺样式健康发展。

在秦巴山麓深处,以“巴山画廊”闻名的山城岚皋,近年因“村BA”赛事火爆“出圈”。岚皋县文化馆馆长李自龙表示,《意见》强调引领新大众文艺发展,令人倍感振奋。他说:“我们将立足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打磨优秀的文艺作品,以文促旅,持续擦亮‘村BA’文体旅促商贸活动的品牌。”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