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中打响以来,文化沟社区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通过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将社区党员干部、小区物业和市区下沉党员干部编入党组织,充分发挥“两个作用”,让党旗在抗疫战场高高飘扬。

与时间赛跑,坚决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卡”。文化沟社区以高度复杂的政治感、使命感,要求社区党员干部严防死守、盯紧看牢,第一时间对各网格的来延返延人员进行精准管控,对居家隔离人员发放隔离通知书、承诺书并上门贴封条,按照要求进行上门核酸采集。

“大砭沟这边的行动力挺可以的,迅速、清晰、负责。”“我也是大砭沟居委,2号报备,2号晚上封门,3号一大早测核酸,然后开始每天两次汇报体温。”付出总会有回报。截至目前,文化沟社区辖区内无一例确诊病例。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居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

“是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
文化沟社区辖区既有山体又有8个小区,管控人员多,社区工作人员少,疫情防控压力巨大。即使是这样,该社区党员干部从没有一个喊累的。从流调信息核实、宣传防控政策到连夜张贴封条、上门采集核酸,他们都始终坚持“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这一信念。为了确保区域核酸采样有序、顺利进行,半夜11点、零下15度,他们紧急在各路口搭建11个帐篷;为了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他们穿着防护服、一整天不敢喝水,生怕会影响防控进度;为了第一时间回复居民,他们一天24小时开机,有时半夜12点还安慰重点人群“别担心,明天一大早就给你做核酸,没事的!”
即使脚崴了还依旧坚持抗疫一线的丁超、工作量大晕倒在抗疫岗位上的郭弈君、本该安享天伦之乐却毅然投身抗疫一线的张怀英、因吃饭不规律胃病发作住进医院仍心系抗疫的路延伟……在抗疫路上,文化沟社区党员干部用简单的动作诠释着一颗颗为民的初心。

“大喇叭”天天响,接地气提士气
“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不信谣、不传谣,科学防控、相信政府。”“勤通风、勤洗手,不外出、少聚集。”无论是在核酸检测点,还是在小区门禁口,亦或是在业主微信群,总能听到文化沟社区的“大喇叭”。

“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在稳定人心、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书记袁海洋说。为了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文化沟社区充分发挥“大喇叭”的宣传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帮助群众科学认识疫情,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