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新冠疫情死灰复燃、形势紧张,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陇县353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下沉基层一线,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放弃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穿梭于家家农户庭院,排查、登记、甄别、隔离,样样措施落实才可进行下一家农户,就这样把全县所有农户走访排查了一遍。同时,村村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置了疫情检测卡点,他们毅然投入到值守行列,把党旗插在卡点战“疫”一线,以钉钉子精神严防死守,践行初心使命,树起了抗疫的一座座路标,闪烁着光芒,引领基层一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了牢不可破的抗疫防线。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调度人员力量,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既不盲目行动,又不停滞不前,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实效。现采摘他们典型事迹,以睹基层干部风采。
迅速反应,逆疫而行。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曹家湾镇流渠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闻令而动,召开紧急会议,及时学习上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研究部署安排,驻村工作队变身“突击队”,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建立了5支30人的疫情防护网,分组行动,夜幕中走东家窜西家,排查、登记、甄别、隔离,直至第二天中午10点才将全村633户跑完。东风镇尧场村第一书记郭亚平,接到通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织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开展拉网式摸排返乡人员,精准识别西安、咸阳等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12名,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通知,对11户12人重点人员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进行健康监测。对隔离户采取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法院民警)、村医、网格员“五包一”机制,管控责任到人,逐户张贴《疫情防控重点人员提醒牌》12张,告知注意事项,包抓干部坚持每天上门开展心理疏导,承担“代购代跑”服务24人次,为他们代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尧场村支部书记马林军称赞道“我们的驻村工作队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干的好”。

坚守一线,担当作为。八渡镇桃园村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疫情发生后,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不顾地冻、路滑,冒着严寒,或步行、或驱车,翻山越岭,坚持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摸排在外务工人员情况,凌晨仍冒着刺骨的寒冷引领医务人员入户核酸取样。乡亲们“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没有特殊情况不出门、不串门、暖暖和和呆在家、有事请打这个电话……,”连日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成员走访排查400余户,对27人落实居家隔离、7人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监管措施。

“你好,先给您测量一下体温”“麻烦出示一下健康码和行程码”“外来车辆登记一下”......桃园村卡点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建平正在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测登记。他顾不上照顾骨折在家的妻子,每天坚持工作在防控一线,“作为共产党员,我必须带头参与到抗“疫”一线”,刘书记又忙着去登记检测了。
面对县城安置人员居住分散,监管压力大的现状,桃园村驻村队员赵永平踊跃报名,“作为陇县本地人,我对小区情况熟悉,保证完成监控分散居家隔离人员任务”。一个口罩和一个公文包就是他的装备,每天穿梭于各个小区,累计对8人落实居家隔离、12人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监管措施。

巩固成果,干群满意。坚持统筹兼顾,教育引导村“四支力量”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提升脱贫质量成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紧紧围绕“大比武”“大会战”强弱项、补短板,坚持“靓环境”“优服务”提质效固成果。村村党支部坚持每周一、周三“夜学夜考”制度,通过支部书记宣讲、第一书记解读、实战考试检验等形式,强化和开拓镇村干部思想认识,消除政策知识盲点漏洞。扎实开展“六查六问”再查再问见底行动,曹家湾镇流渠村及时修复保护水源地1处,解决苹果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拨付问题。按照“村美、户美、人美”目标和“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思路,打造了曹咸路、南教路、流渠西河文化广场等一大批精品路段和样版区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三进三问三帮”以及党代表服务室活动,筹集资金7.5万元,拆除沿途阻碍物7处,浆砌石40米、修护坡10米,危险路段安装防护栏5处176余米,为群众开通“定制公交”。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