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生效判决后,我们创业的信心更足了,还特意给法院送去了锦旗和感谢信。作为一家外贸企业,我们会根据本次案件判决结果,身体力行推动行业商业秘密管理规范化,帮助更多同行将同类型跳单、抢单、挖人等纠纷防患于未然,更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11月12日,西安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强龙告诉记者。
张强龙说的,正是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首例适用惩罚性赔偿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商业秘密关乎企业竞争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西安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外贸出口业务,并逐渐发展壮大。近年来,该公司3名外贸销售员工在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的情况下,共同成立公司并担任股东,利用工作中接触的保密客户信息谋取私利,导致西安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客户流失、利益受损。
“这个案件涉及来自19个国家的31份保密客户信息,不仅包含大量外文证据材料,还交织着复杂的法律关系。最终,合议庭经过多次评议研讨,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了全面、精准、透彻的分析,形成了近2万字的民事判决书,判令被告停止侵犯原告商业秘密的行为,赔偿经济损失48万余元,支付合理维权开支1万元,并承担相当于经济损失1倍的惩罚性赔偿。该案件的生效,对引导市场良性竞争、呵护创新创业者信心起到了促进作用。”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王维君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长安区政法系统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以西安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为抓手,通过多元解纷破难题、知识产权强保护、精准服务优环境、数字赋能提质效,不断构建矛盾早化解、权益全保障、服务不缺位的法治生态,持续护航企业发展。
依托长安区综治中心,长安区委政法委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等入驻,汇聚城乡建设、道路交通、物业管理等领域工作力量,实现矛盾纠纷一中心统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不断提升涉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
“日常调解的涉企纠纷包括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最快当天即可调解成功。我们同时整合调解员、律师等专业力量,建立‘调解—确认’快速通道,通过群众诉求有人接、复杂纠纷有人调、调解结果有保障的闭环机制精准化解纠纷,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和企业降低化解纠纷成本。”长安区司法局派驻区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周雅静说。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提升‘八步闭环’工作水平、协同联动水平、统筹调度水平、信息化水平、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科学研判水平为抓手,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全面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长安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翟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