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秦评:认识“减”和“增”的辩证关系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7 08:15 作者:董渺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后,各地积极落实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这一要求。不过,也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担忧过紧日子的做法可能会抑制市场活力,与提振消费存在矛盾。

这种认知显然割裂了政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忽略了“减”和“增”的辩证统一关系。“增”也好,“减”也罢,其本质都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共同指向“让利于民、让利于企”这一具体目标。

过紧日子所倡导的“减”,减的是脱离民生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减的是铺张浪费与冗余开支,减的是权力“寻租空间”,通过规范支出边界,让每笔经费都经得起检验。之所以“减”,一方面是压缩无效成本,为民生与市场扶持腾挪空间;另一方面是规范权力行使,为企业创造公平环境。

与“减”呼应的“增”,也并非盲目支出,而是聚焦民生与市场的精准发力,增加的是惠及民众的消费支持,为民众减轻“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加的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的良好政策环境与市场条件。陕西通过发放文旅、餐饮消费券,直接降低消费成本、让利于民;实施减税降费、商圈改造升级等,通过扶持企业的政策,助力经营主体平稳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较2019年下降20%,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这些实践和数据反复印证,“减”下的开支正转化为“增”的实效。

由此看来,“减”与“增”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面对挑战压力,越要正确认识“减”和“增”的辩证关系,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应对外部挑战,提升群众获得感,破解发展难题。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