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一线见闻

渭北小村“焕新”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2 08:19 作者:耿杨洋 史文杰

8月12日清晨,阳光穿透荆山塬上的薄雾,倾洒在渭南市富平县城关街道新庄村的广场上。富平柿间堂民宿店负责人吕春萍正在清扫青石板路,院角茶壶里熬煮的柿子茶香混着巷口咖啡馆的烘焙香气四下飘散。

这正是城关街道以“荆山红”党建为引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永梅表示,“这话说到咱心坎上了。我们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城乡融合、产业富民,以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城关街道创新构建“核心示范引领、村企协同共建、全域系统提升”发展路径,通过党建链串联产业链、治理链、服务链,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漫步在新庄村,古朴典雅的民宿错落有致,乡村咖啡屋、“小柿人”文创店、创客中心、蜂蜜馆等吸引游客驻足。村民李文龙说:“我在新庄村蜂蜜馆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这个曾经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普通村落,如今已蜕变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研学科普、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现代化“明星村”。

“我们带着党员帮村民改造庭院,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冯朝说,下一步,新庄村将持续打造“一步一景”的乡村美学新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环境美了,村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新庄村通过打造聚才、聚智、聚心、聚情、聚力、聚创“六聚”平台,搭建“联村、校长、头雁、代表、委员、乡贤”六个联盟,推进产业进村,助力村民增收。

在木兰摇非遗土布工坊,76岁的村民赵春凤熟练地纺着土布。“以前闲着没事干,现在每天能挣点钱,还能给孙子攒学费。”赵春凤说。目前,新庄村已吸引10余家企业入驻,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新庄村的发展变化是城关街道探索“村企联建”的缩影。城关街道党工委紧盯“一镇一示范”目标,统筹做好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将招引的企业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催化剂”。

“下一步,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契机,城关街道党工委将紧盯‘一镇一示范’目标,统筹做好和美乡村创建工作,依托荆山塬产业联合党支部,整合本地龙头企业资源,深入挖掘特色产业,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模式。”任永梅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