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多国驻华外交官在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参观。
8月10日至15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联合主办的“古今交响 一见钟‘秦’”——2025驻华外交官陕西调研行活动举行。
来自20个国家的外交官们行走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从咸阳的秦宫遗址到秦创原的科创高地,从秦岭脚下的艺术乡村到铜川的千年窑场,全方位感知陕西的魅力与机遇。
深厚的历史底蕴是陕西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名片。调研行首站,外交官们便来到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站在秦咸阳宫遗址夯土旁,毛里塔尼亚驻华大使阿卜杜拉希·维拉利望向远处的高楼说:“这太奇妙了。我的脚下是2000多年前的宫殿基础,远处却是21世纪的都市。中国的古今交融令人震撼。”
萨摩亚驻华大使卢阿马努韦·马里纳俯下身子,仔细观察玻璃展柜内两千年前的瓦当纹饰:“这些几何图案与南太平洋岛国的传统纹样有相似之处,令人感受到不同文明间的奇妙联系。”
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前,著名的马踏匈奴石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长久地凝视着。“站在这件伟大的艺术品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这种文明的对话是持续的,就像如今哥伦比亚的地铁工程师在西安接受培训,将中国技术带回家乡一样。”塞尔希奥·卡夫雷拉说。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军阵前,外交官们纷纷驻足拍照。“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国给大家看。”伊拉克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莫哈纳德·纳贾赫·贾瓦德·阿尔舒鲁非说,“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很多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行程中,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
夜色中的咸阳湖畔,外交官们在古渡廊桥体验了一场时空穿梭之旅。当《赳赳老秦》的鼓点响起,光影变幻间,秦国从崛起到统一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津巴布韦驻华公使衔参赞潘迪赛·马耶拉深受感染,不禁鼓起掌来:“这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在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茶艺师将一块茯茶砖递给摩洛哥驻华大使馆参赞布黛娜·萨布吉。她细细品尝了琥珀色的茶汤,微笑着说:“这滋味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薄荷茶。丝路上的‘黑黄金’果然名不虚传。”
秦岭北麓的乡村则展现出文化赋能下的新活力。在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举行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上,这里的眉户戏让科特迪瓦驻华外交官阿达马·科内饶有兴致地跟着节奏打起拍子。行至栗峪口村,韩国驻华大使馆参赞具芝英表示:“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才能让乡村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个理念是相通的。”
当夜幕降临,驻华外交官们漫步在大唐不夜城流光溢彩的仿唐建筑群中。“我太喜欢大唐不夜城了,它太迷人了!”约旦驻华外交官马蒙·巴萨姆·哈桑·阿尔法基尔说。
在宝鸡凤翔举行的柳林酒文化交流活动上,外交官们举杯共饮,气氛融洽。在铜川陈炉古镇的窑火旁,工匠拉坯制陶。伊朗驻华大使馆新闻官曼苏里饶有兴趣地尝试。这些活动,让外交官们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传承保护有了更深的体会。
外交官们的目光同样聚焦于陕西蓬勃发展的现代科技与产业。在秦创原科技企业孵化园和长安先导人工智能创新产业先导区,斐济驻华大使李振凡对展出的生物医药设备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便携式医疗设备非常适合我们国家的需求,希望未来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合作。”李振凡说。
陕西省智慧交通产业中试基地内,科技感十足。尼泊尔驻华公使帕尔巴蒂·阿里亚尔戴上VR眼镜体验无人机道路巡检,双手不自觉地模拟着操控动作:“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自己在飞行。中国的智慧交通技术确实先进。”
在陕西交通控股集团西安公路研究院,智慧交通系统实时展示着全省公路网运行状态。马拉维驻华大使艾伦·钦泰扎看到无人机自动巡检桥梁的画面时,主动询问技术细节。他说:“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研发生产的产品已出口至日本等国家,这让我了解到该企业的科技实力。”
在14日举行的2025驻华外交官科技创新合作(西安)分享会现场,与会的驻华外交官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青年画家史钟简精心创作的手绘肖像画。这份礼物成为承载跨国友好情谊的独特纪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抽象概念。”埃及驻华公使哈立德·梅拉德·雷泽克·阿卜杜勒马利克说,“中国青年用画笔记录世界,让我感到艺术拥有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力量,能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6天时间,4座城市,不少外交官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几天来的收获和合作意向。巴基斯坦驻华外交官可汗·穆罕穆德表示:“陕西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文明既在博物馆的文物里,也在创新园区的活力中。”外交官们将带着对陕西古今风貌的深刻印象和满满的合作期待,让共建“一带一路”中新的交流故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