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起步平稳 回升向好——聚焦前2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03-19 08:25

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发展质量不断改善,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经济运行持续恢复

  “前2个月,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加上春节假期有力带动,国民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

  从生产看,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比上年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从需求看,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全年下降转为增长,1至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上年全年为下降0.4%。

  值得注意的是,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前2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0.3%,增速重回两位数。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1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2月份为5.3%,环比有所上升,但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和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下降0.3个百分点。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由上个月下降0.8%转为上涨0.7%。

  1至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4%和15.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为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下较好基础。”刘爱华说。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加固

  在看到国民经济稳中有升的同时,刘爱华也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加固。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刘爱华说,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但当前部分工业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仍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等问题。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以来,市场销售持续恢复,服务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也要看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仍待巩固,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供给质量结构仍需优化。”刘爱华说,要继续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不断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优化消费环境。

  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转型中。前2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6个百分点。但从销售来看,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销售额下降29.3%。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依然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形势如此概括。

  1至2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7.5%,营业性客运量增长27.4%;服务业景气度连续2个月回升……刘爱华说,随着经济内生动能逐步修复,人流、物流要素流动更加活跃,有利于经济循环逐步改善。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1至2月份主要指标在全年中占比相对较小,后期经济走势还需进一步观察。”刘爱华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刘爱华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对今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提出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举措,加上前期实施的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将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作为促投资扩消费的重要抓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迎来了新部署。国务院日前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哪里能出现新质生产力,投资就要投到哪里,宏观政策就要转向哪里。比如,当前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融资尤为重要,要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投资强度、解决制度性障碍,不断释放发展潜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说。

  浙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新技术激发新活力;辽宁着力做强做大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安徽推进布局前沿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增强,加上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条件有支撑,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刘爱华说。

(记者魏玉坤、韩佳诺、唐诗凝)

权威数读丨今年前两个月:起步平稳、稳中有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看,今年前两个月,随着宏观组合政策靠前发力,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加上春节假期的有力带动,国民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持续向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强,加上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显效,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有条件有支撑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策划:令伟家

监制:于卫亚 何险峰

记者:马知遥 杨楹刘潇 蒲晓旭

编辑:缪异星 闫建华 叶心可

开年经济成绩单“出炉”,传递出哪些信号?

新华社上海3月18日电(记者杜康)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起步平稳。消费、投资、出口、生产等经济数据表现亮眼。这些指标传递出哪些信号?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货轮停泊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1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工业生产“开门红”消费数据稳中有升

从生产端来看,2024年工业生产“开门红”。“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去年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显示开年以来工业增长比较强劲。”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从增长面看,超过9成的行业、超过6成的产品同比实现了增长。分结构看,消费品生产改善是重要推动因素。1至2月份,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比上年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消费数据整体表现与结构表现均积极改善。今年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对此,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表示,数据“高于市场预期”。

今年前两个月,尤其是春节期间,外出就餐、走亲访友、旅游出行、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服务消费持续升温。各地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文娱旅游等新消费增长点。

“从结构上看,限额以下商品零售、限额以上可选品、餐饮收入均明显改善,居民消费向节假日集中,消费整体稳健修复。”王胜说。

在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的山东国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风电轮毂进行喷涂作业(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投资增速超预期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

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整体结构上呈现出制造业投资持续强劲,地产投资降幅收窄,基建投资继续发力,服务业投资明显改善的格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重要关口期。推动制造业加速向高端迈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2024年开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至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上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4%和15.1%,保持较快增速。

随着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万亿国债逐步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和要素保障政策落实落地,以及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对投资平稳增长将发挥支撑作用。“特别是民间投资信心和意愿有望进一步恢复,对我国全年稳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作用。”曾刚说。

消费者在江苏省无锡市一家超市里选购蔬菜(3月9日摄)。新华社发(还月亮摄)

CPI转涨就业稳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不断巩固

“物价、就业数据一直是市场关注的两大类指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物价持续低位运行,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担忧。此次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物价保持温和上涨态势。今年1至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持平,其中1月份下降0.8%,2月份上涨0.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8%。

工业生产加快、服务业增势较好带动就业总体稳定。1至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低于2023年同期。

“总的来看,1至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下阶段,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