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16日至19日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金融强国的丰富内涵,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方向,奏响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连日来,社会各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奋发有为、笃行不怠,扎扎实实推进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实到位,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领航定向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开创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具有适合自身国情的鲜明特色。”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总书记对金融工作再次作出深刻阐述和重点部署,重申‘八个坚持’,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我国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八个坚持”已成为金融从业者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八个坚持’是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王勇表示,国有大行必须把“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摆在第一位,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工作的各方面和各环节,履行好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职责。
陕西省留坝县青桥驿镇党委书记刘鑫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感触很深。近两年,青桥驿镇普惠贷款年均增速达35%,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我们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要继续用好金融政策发展文旅产业和林下经济,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刘鑫说。
从乡村到城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让我们备受鼓舞。”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莫舸舸说,“公司的研发离不开稳定的资金支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赋能科创领域为契机,我们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更多技术卡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谋定而动加快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六个强大”,明确了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
“‘六个强大’为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实践路径,其中强调要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要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特别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纵观世界金融发展史,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是金融强国兴衰的重要标志。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更具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增强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是滴水湖金融湾的职责所在。”上海临港集团总裁翁恺宁表示,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跨境金融总部集聚、金融业务创新的承载区,滴水湖金融湾将继续发挥敢闯敢试精神,推动区域开放创新发展,争做发展“新引擎”。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立健全‘六大体系’,揭示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实践路径和主攻方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看来,“六大体系”从金融调控、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描绘了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宏伟蓝图。
金融机构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对于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进出口银行客户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林罡感触颇深:“进出口银行要肩负起政策性金融的特殊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在支持对外贸易、跨境投资、对外合作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等领域的专业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重在落实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说,“我们将坚持强监管严监管,着力提高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协同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地方政府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陈颖表示,山东将积极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建立兜底监管、信息共享和联合检查机制,厘清压实部门、行业、企业、市县等各方责任,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
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上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厦门自贸片区积极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成果涌现。“我们将加速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探索建设制度型开放高地,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局长代斌说。
“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和经营管理优势,进一步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做优做强。”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王晓表示,作为金融队伍中的一员,要强化使命担当,增强金融思维和专业能力,确保工作部署落实落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奋力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吴雨、姚均芳、刘羽佳)
书写新时代的金融答卷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侧记
2024年1月16日至19日,300多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就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讨。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关键少数”上“关键一课”。
国家兴衰,金融有责。强国建设,金融何为?
锚定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奋进、矢志前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正值深冬,中央党校校园内处处涌动着学员们学习、思考、求索的热潮。
1月16日上午10时,这次着眼“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高规格研讨班,在党校大礼堂拉开帷幕。
“党中央决定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促进高级干部深化对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推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道出本次研讨班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深刻考量。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金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
从历史经验看,大国崛起离不开强大金融体系的支撑;
从国际局势看,金融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对强国建设的作用更加凸显;
从自身定位看,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大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本次研讨班面向“关键少数”、聚焦“关键课题”,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两个多月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以宏阔战略视野和深邃历史洞察,首次系统论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要义,将其概括为“八个坚持”。
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八个坚持”进一步作出深刻阐释,强调“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
如何理解这一本质区别?在学员们看来,关键是要把握好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所谓政治性,就是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我国金融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要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金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名来自金融系统的学员说。
所谓人民性,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也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我国金融发展才始终充满活力、拥有广阔空间。”一名来自中管金融机构的学员说,金融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
深学细悟领会精髓要义,研讨交流凝聚思想共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新时代我国金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我们做好金融工作的信心之本、胜利之源。
学员们普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章,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理论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我国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之路。”一名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学员说,这条路来之不易,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行得通、走得稳,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4天时间里,300多名学员分成16个小组,以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联系各自工作实际,深入研讨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小组,同大家交流探讨。
校训石前、林荫道边,学员们在课余时间仍在热烈讨论。宿舍楼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新年第一课也是金融培训课,这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一次大宣讲、大阐释,也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再宣示、再动员。”一名学员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这样一段话。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邃思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强大”,为金融强国的关键核心要素“精准画像”——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六大体系”构筑起坚实的四梁八柱:
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金融强国‘六个强大’特征和‘六大体系’,明确了金融强国是什么、怎么建,为我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指明了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一名来自西部地区的学员说。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对于如何守住底线,总书记指明工作方向:“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地要立足一域谋全局,落实好属地风险处置和维稳责任”。
小组讨论时,一名曾处理过重大风险案件的学员,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感触尤深:“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金融思维和金融工作能力,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向全体学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
在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总书记关于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阐释,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反映。”一名来自中管高校的学员谈了自己的理解。
讨论中,不少学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202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开班式上,总书记同样对金融工作提出这12个字要求。
“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专业性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感。总书记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我们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一名来自东部地区的学员说。
19日下午,研讨班结业。来自各个领域的10位学员代表,在结业式上汇报了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表示,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乘浩荡之东风,立时代之潮头。
中央党校校园里,“一叶红船”停靠掠燕湖畔,“一大代表”雕塑静静矗立。
坚守党的初心、肩负新的使命,学员们从这里出发,重返工作岗位,踏上新的征程。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林晖、王子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