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获悉:28日上午10时32分,东航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开启这一机型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该航班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
当天,约130名首航旅客感受了东航C919的空中之旅。12时31分,MU9191航班抵达北京首都机场,随后穿过隆重的“水门礼”,广大旅客、民航工作者等共同见证了C919完成商业首航。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22年12月9日,东航作为全球首发用户,正式从中国商飞接收编号为B—919A的全球首架交付飞机。在中国民航局的指导下,东航组织完成了该机型的验证试飞和全旅客运行验证等工作,高质量完成了航班商业运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环节保障能力满足实际商业航班运行要求。民航局对验证结果进行审定和检查,确认东航具备安全运行C919飞机能力,于近期颁发了相应的运行批准,批准C919飞机可以开展商业运行。
目前,东航已专门成立C919飞行部、C919客舱部,设立C919签派放行席位、国产飞机维修管理中心等专业部门,储备了相关专业人员,积累了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经验。按计划,东航首架C919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施初始商业运行;后续随着该机型的陆续引进,逐步扩展投放到更多的航线。
据介绍,东航C919公务舱、经济舱段均选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客舱座椅。其中,8个公务舱座椅为全铝合金框架结构,采用摇篮式设计,后靠可达120度、前后座椅间距超过1米;156个经济舱座位设计采用3—3布局;C919客舱拥有2.25米的过道高度,旅客能感受到舒适的顶部和前方视觉空间。
东航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东航将携手有关各方,致力于高质量、精细化运营C919,不断增进旅客、公众对C919的了解和喜爱,为C919大规模商业运营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在“大有可为”中“大有作为”(今日谈)
崔 璨
5月28日,东航MU9191航班自上海起飞,平安降落在北京,圆满完成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C919商飞首航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干劲。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新时代十年来,多少工程技术人员迎难而上、奋力创新,让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港口铸就“中国名片”;多少基础科学研究人员不舍昼夜、矢志攻坚,让铁基高温超导、纳米限域催化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多少农业科技工作者穿梭山林、躬耕田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胸怀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必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