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党建+”让“三原味道”香飘更远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03 08:20 作者:秦骥 郝慧芳

360截图20230103082022829.jpg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陕西三原四季溢香调味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提取香油。通讯员 马勇摄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受疫情影响,村民外出务工的少了,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家门口的务工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想尽办法‘留下人’。”2022年12月13日,三原县西阳镇西北村党支部书记杨三友说。在杨三友眼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能为群众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又能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西北村素有“香油加工专业村”之称,村内有三原三友调味有限公司、三原兴邦油品有限公司等11家香油加工企业。近年来,西阳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纵深拓展“党建+”模式,激发“党建+产业”“党建+服务”“党建+招商”活力因子,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基层党建与现代工业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党建+产业

激活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三原兴邦油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安介绍,公司之所以多年坚持生产小磨香油,是因为客户和市场对小磨香油纯正口感的认可。

  在三原,像张安这样扎扎实实做实体生意的企业家还有很多,但受疫情影响,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仍然是产品销路问题。近年来,生产香油的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了17%,直接影响销售额下降了5%,香油加工企业因此也受到不小冲击。“借助电商开展‘自救’能够迎来短暂、间歇性的‘恢复’,但从‘滞销’到‘畅销’,完全恢复企业生产活力仍需要更有力的措施。”张安说。

  如何为本土企业发展打破僵局?西阳镇成立服务企业工作专班,由镇主要领导干部带队、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对辖区规模以上企业一对一定期走访,倾听企业诉求,找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西阳镇依托“三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程—西阳先进制造工业园”,优化产业布局,以“小磨香油产业园双创基地”为龙头,积极搭建中小企业孵化平台,扩大小磨香油产业规模,引导小磨香油产业走品牌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同时,西阳镇全面有效整合香油产业资源,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让“三原味道”香飘更远。目前,“兵马俑”“张兴邦”“杨三友”“香必居”等品牌香油名响全国。

党建+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2年是我们支部成立的第25年。25年前,我们支部只有3名党员。如今,我们有9名党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越来越强,企业发展动力也越来越足。”陕西三原兵马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马敬西说。

  西阳镇按照“抓党建、强基础、优服务、招大商”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党建+”工业园区,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更好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不断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和企业发展“双强双赢”。截至目前,西阳镇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其中三星级非公企业党支部1个、四星级非公企业党支部2个。

  2022年以来,西阳镇以“园小二”服务站为平台,不断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制定为企业服务工作流程,积极配合企业完成立项、征地、环评、安全生产等手续办理,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在全镇营造了亲商、安商、扶商的良好环境。

  “截至目前,陕西三原兵马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原三友调味有限公司、三原兴邦油品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司企业总投资超过10亿元,香油年产量共计3万余吨,年营业收入总额近10亿元,共为当地2000余人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了群众收入,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西阳镇党委副书记王炜说。

党建+招商

拓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不到3天时间就把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完了。在服务企业方面,西阳镇确实是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陕西巨云舟食品有限公司闫凯说。

  近年来,西阳镇创新推行“党建+招商”发展模式,立足镇域工业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以商引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西阳镇以“精准服务企业、助推招商引资”为载体,在签约前摸清企业情况和需求,对照企业发展“问题清单”解难点、疏堵点,力求务实见效,全力做好各项服务。镇企业办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辖区内企业,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工需求、职工薪酬待遇、疫情期间面临的实际困难等。2022年以来,西阳镇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问题20余条,吸纳26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