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紧张的夏日备战训练有序进行。 记者 秦骥摄
“视力回收!”
“食指单独压扳机!”
“击发耐心!”
举枪、瞄准、射击……
6月29日,在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紧张的夏日备战训练正在有序进行。伴随着扳机扣动的声音,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教练卢刚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卢刚面前站着的是我省手枪项目的“未来”。在他们略显稚嫩的面庞上,展露出对射击运动的执着。
近年来,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训练备战,强化支部建设,在训练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运动队先后培养出20多名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100余人次获得冠军,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射击射箭项目后备人才,确保了射击射箭项目作为陕西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的地位不动摇、不褪色。
“今年夏训以巩固基础训练为主,主要是让运动员在身体、技能与心理三个方面展开训练。”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党支部书记郭文珺说,“在做好日常训练工作的同时,我们每周一都有升国旗仪式。运动员轮流在国旗下演讲,培养大家爱党、爱国情怀。支部要求每名党员要做到:平时言行能看出来、困难面前能站出来、利益面前能让出来。”
“我们每天至少举枪400次,每举一次枪需要稳住不动、保持30秒,长时间的站立和机械性握枪训练,胳膊酸痛是常有的事。”运动员陈卓采说。
但也正是在这样紧张、严格的训练中,运动队的队员们一步步成长着。
作为扎根在训练一线的党支部,运动队党支部坚持把党建摆在突出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严格落实早出操、晚点名制度和靶场管理制度,紧盯运动员每周6天专项训练、每天体能训练、每周思想教育等管理,同时调整运动员在封闭训练状态下的训练备战状态,有力地解决了“有训无赛”的实际难题,实现疫情防控和训练备战两手抓、两不误。
“别忘了你来是干什么的。”每次比赛开始前,卢刚都会对运动员这样说,提醒运动员不要因为紧张忘记自己真正的目标。
今年59岁的卢刚,当教练22年来训练出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作为运动队党支部年龄最大的党员,对于他来说,站好最后一班岗,带好最后一班队员,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教练,是职业生涯末期尤为重要的事。
“教练属于幕后工作,每次带队外出比赛,我们几乎都是全天不休息,家里的事也顾不上管。”卢刚表示,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训练场上,卢刚在指导运动员动作,场外助理教练王倩则在一旁记录队员们的训练成绩。
王倩是继郭文珺之后陕西女子射击项目的领军人物,也是运动队党支部年龄最小的党员。她正处于从运动员转型到教练员的磨合期。
“当运动员的时候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当教练则需要兼顾到所有队员的状况,要做好统筹规划。”王倩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怎样把自己的经验和训练技巧,全面地传授给队员,帮助他们更好地训练。
面对年轻队员,王倩跟他们沟通多是鼓励式的。王倩说:“队员们年纪尚小,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多去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潜能。”
每次训练结束,运动员们离场后,王倩总会留在最后,认真检查完所有枪械并归置整齐、记录完毕后才离开。在很多细节上,她默默付出着。“我现在慢慢减少比赛,希望能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的运动员。”王倩说。
“一直以来,运动队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备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将运动队打造成‘敢于拼’的先进集体;通过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把运动队锻造成‘善于战’的智慧集体;通过发扬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把运动队打造成‘勇于胜’的战斗集体,也希望以此能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的射击射箭项目优秀后备人才。”郭文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