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一线窗口、倾听基层心声、提出指导建议、促进工作落实,这是陕西省税务局常态化重点工作指导组的日常工作。
今年以来,为拓展新时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创新职级公务员管理机制,持续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催生干部担当活力,陕西省税务局组建了12支常态化重点工作指导组,明确36名较高职级干部担任组长或副组长,充分发挥他们政策执行把关能力强、解难攻关经验丰富的优势,实地对税收重点工作进行强力指导和悉心帮助,全面推动税收工作提质增效。
重点工作指导
“双向互促”提升
职级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重点税收工作的“压舱石”和“顾问团”。如何有效发挥职级公务员的鲜明优势,将提升税收工作质量与职级干部队伍建设有机融合、双向促进?
对此,陕西省税务局创造性构建常态化重点工作指导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抽调较高职级干部和后备青年干部组建重点工作指导组,围绕组织收入、落实税惠政策、服务发展大局、解决涉税热点问题、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精准选人用人,执纪问责等方面重点工作,对各市、县局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陕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审计师肖新平表示,为职级干部搭建平台,既有效破解了个别职级公务员责任弱化、岗位虚化、自居边缘、疏于管理等难题,又充分发挥了职级干部实战经验丰富、协调领导能力强等优势,为广大税务干部职工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陕西省税务局二级巡视员王存良虽然今年底就要退休了,但仍然坚持下基层开展调研座谈、带队指导等重点工作,主动做好推进法规工作的“领跑员”、联系基层的“服务员”和攻坚克难的“指导员”。
据统计,自今年2月开展常态化重点工作指导以来,陕西省税务局在自查整改、标准化建设、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共制定行政管理、税收执法2类14项37个“问题清单”,自查自纠问题46个,主动排查发现问题71个,在全面指导整改的基础上,构建标准化长效机制工作流程6大类18项,解决了问题,管住了长远。
任务分类驱动
催生担当活力
“点兵点将、定岗到位、大胆赋权、实体运行”将职级公务员这支队伍潜能彻底激发。陕西省税务局在探索职级公务员管理模式过程中,对接征管改革、党建、巡察等重大任务需求,根据个人能力特点,用单列分类的方法建立督导专家人才库,分类发挥其领导力、专业力、影响力作用,形成协助和督导两类双驱动管理使用机制,构建“协助加强型”“定岗定责型”“攻坚克难型”岗责体系,办公室、人事、党建等部门上下联动实体运行职级干部岗责体系,实现科学用人、人岗相宜、任务驱动。
“我从事税收工作40多年,亲历并见证了税收事业的快速发展。税务工作就是我的全部,我现在虽然不当局长,不再处理千头万绪的事务,却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对重点工作进行研究。”杨凌示范区税务局督办姚红说。
目前,陕西税务系统各级党委已安排210余名职级干部担任工会主席、支部委员等职务,先后安排500余名(次)职级干部参与或负责调查研究、督导检查、干部考察基层党建等工作,让职级公务员把领导能力用到基层,把工作经验带到基层,充分发挥上通下达的桥梁和联系群众的纽带作用,持续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导师帮带指导
标杆引路示范
一个榜样就是一个标杆。职级公务员不仅自身素质过硬,更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好导师”“引路人”。陕西省税务局积极推行职级干部导师制,即师傅带徒弟,通过“一对一”帮教、“1+N”跟岗培训传帮带,为年轻干部带路,为税费事业蓄能。
58岁的渭南市税务局督办陈文正是年轻干部心中的标杆,他被称为业务“活字典”“百科全书”。在紧张忙碌的指导工作中,他不断钻研,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耐心细致地为年轻税干答疑解惑。驻榆林指导组组长、一级调研员吴涛有20多年的税收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经历,对于导师的角色,吴涛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导师传授的不仅仅是业务本领,更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正直的为人之道。”
陈文正、吴涛只是陕西省税务局职级干部导师队伍的缩影。2021年,全省税务系统新入职公务员500余人,353名职级公务员义务担任导师。注重在“急”的一线培养应变能力、在“难”的一线培养协调能力、在“险”的一线培养驾驭能力,在“重”的一线培养执行能力,使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