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三原:传承红色基因 迈出发展新步伐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09 08:14 作者:刘坤

  三原县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以武字区(今陵前镇)、心字区(今新兴镇、嵯峨镇)为中心区域的渭北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党带领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足迹。

  5月4日,记者走进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看到这里林木茂密、风光旖旎,来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革命战争年代,柏社村是通往马栏、照金、延安的地下交通站,独特的下沉式地坑窑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的印记。

  如今,柏社村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点,是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依托红色历史与自然风光,柏社村打造起“红色+绿色”旅游产业,让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生。

  柏社地窑同家小院内,几名游客正在就餐,小院主人忙前忙后张罗着。“我们以前在城里饭店工作,如今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就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每个月收入有5000元左右,还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农家乐经营者曹莉说。

  三原县北部旱腰带地区西起嵯峨山,东至徐木塬,俗称四十里塬坡,因气候干旱,这里的产业欠发达,以前也被称为“穷腰带”。

  “旱腰带”是如何变成“绿腰带”“金腰带”的?面对“旱腰带”地区引水不便等制约因素,位于嵯峨镇的三原天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发展节水农业,共种植酿酒葡萄2300亩、景观林1300亩,建成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有效提升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了小葡萄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这里海拔高、光照强、温差大,是酿酒葡萄的优生区。我们从欧洲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年产葡萄酒500余吨,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往全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原天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说。

  陵前镇是渭北重镇,1927年这里诞生了渭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大寨支部。如今,陵前镇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初步形成了果业、苗木产业发展新格局。

  5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陵前镇的默瑞柯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陵前镇交通便利,驾车40分钟即可到达西安。目前,公司生产的保健品远销各地。”默瑞柯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军伟说。

  “经过多年发展,镇上形成了医药、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格局,共有企业7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提供就业岗位4500余个。”陵前镇政府干部花干说。

  陵前镇墩台村毗邻三原县医药产业园,不少村民不仅能享受到产业园发展红利,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乡变化很大,发展越来越好,以后我就安心留在村里发展,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幸福。”村民周小平充满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