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君县紧扣“引育留用”四个环节,把人才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以人才活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施策“筑巢”,广开渠道“精准引”。健全人才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先后印发了《宜君县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才创宜君”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宜君县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等政策措施,吸引人才来宜就业创业。近三年,乡镇政府、卫生院、学校申请编制周转池20多个,用于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考,各乡镇累计招录公务员44人,事业单位24人,西部计划志愿者25人。坚持“因村选人、人岗相适”原则,全县选派各级驻村第一书记69人、驻村工作队员194人、“科技特派员”120人、“三区科技”人才13人、“第一村医”7人。充分挖掘本土人才,摸底建立特色农业、食品医药、非遗文化等信息库,入库乡土人才120多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实施人才“回引工程”,通过乡情恳谈会、返乡创业政策宣讲等活动,吸引在外务工的种养能手、企业家、大学生等“本土精英”140余人回乡创业,成立家庭农场、合作社60多家。聚焦特色产业,近年来开展“进企入校”“校企校地”“双招双引”等引才活动20多次,引进教育、农林水等领域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13人,引进陕西老蜂农药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陕西中益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围绕玉米、肉兔、中药材等地方产业,吸引医学类、农业类高校毕业生100多人来宜实践实习。与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新一中签约“帮扶合作办学”“云校”合作,合作以来累计40多名骨干教师来宜支教,“云校”线上同步教学,推动宜君教育再上新台阶。
赋能“强基”,多措并举“精心育”。分层分类培训,靶向筑牢人才“蓄水池”。打造过硬村基层干部队伍,从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等“四乡”群体中发展党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雁阵培育”“先锋培训”行动等培养方式,每年培训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200多人次,累计培育“强雁”村党组织书记10名,村干部、群众等“雏雁”50名,为乡村振兴、基础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丰宜协作”“医疗帮扶”、西安八十三中和高新一中“名校+”作用,合作以来宜君选派骨干教师70多名、医生30多名跟岗学习,八十三中开展帮扶活动350多场次、举办教育学术报告会百余场,医疗帮扶培育骨干医生、名中医20多人,为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均衡发展和资源共享提供新路径。积极发展电商新业态,通过“陪跑计划”、以赛代训等方式,近三年累计开展电商人才专题培训200多期8000多人次,孵化“新农人主播”160多名,202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37亿元。在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领域,以王改银、郭华、孟润凤等为代表,每年开展公益性面花、剪纸、农民画进社区、进校园等培训活动80多次,培训群众7000多人次,培育骨干作者50余人,为非遗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依托县农培中心、职教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培训主体,采取“田间课堂”“菜单式”等方式积极开展种养技术、电商直播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受训群众3万多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700多人,农村创新创业、产业致富带头人300多人,有效壮大了本土乡村发展生力军。
实战“砺才”,搭建平台“科学用”。用好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发展。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镇级电商服务所1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80个,打通了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尧生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了8个具备直播带货、数据收集、电商人才培训等多项核心功能的直播间,形成“村村有直播、一村一示范”格局。建成专家工作站4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研究院、科技小院、创业孵化基地等20多个,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宜君英才”、致富带头人等辐射带动作用,对接镇村产业需求、短板弱项、资源优势,采取“人才+项目、基地、产业”、“面对面”等帮带培养和技术服务方式,每年服务群众3万多人次。以驻村第一书记为主体成立产业联盟,打造苹果产业提档升级“示范区”、规模养殖“样板区”、核桃产业“优势区”、蔬菜产业多元发展“先锋区”,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尖兵”作用。
暖心“留根”,优化环境“用心留”。坚持“服务”与“关爱”并举。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每年走访慰问专家人才2-3次,听取人才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通过“定期存入、延期兑现”的经济激励,鼓励人才长期服务宜君。县委、县政府每年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同时为人才创业提供低息贷款、技术指导、政策解答等暖心服务,今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多万元,让人才干事有底气、创业有舞台。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就诊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25套,人才宿舍78间,累计已服务各类人才260多人,让人才安心干事创业。常态化开展人才宣传评树工作,先后获评铜川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1人、铜川市行业骨干11人、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和铜川传统工艺名师3人、“宜君英才”34人、“宜君好青年”47人,认定铜川市首批高层次人才13人。去年以来,先后选派优秀人才20多人到浙江、上海、西安等地学习培训,充分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升人才归属感、幸福感。
(供稿:宜君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