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宝鸡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产业聚才、平台育才、政策留才一体化推进,全力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实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立足企业所需,坚持精准引才。一是紧盯政策引导,聚焦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认真落实《关于强化返乡人才创业就业支持的十条措施》,截至目前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会6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7800余个,达成意向8300余人。二是围绕需求引导。完成企业用工调研100余份,发布高新区企业急缺人才目录2期,举办“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专场招聘2期,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活动60场次,为宝鸡机床、吉利汽车等50余家企业张榜纳贤,100多个岗位受到求职者青睐,企业招聘热线火爆,招引紧缺人才152人。三是公开招聘引才。聚焦教育等专业技术领域,加大公开招聘力度,通过2025年宝鸡高新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上半年招录一线教师40名,选调人才39名。
做强人才培养,搭好人才发展平台。一是深化教育与科技人才融合。在宝鸡职业学院设立钛产业学院,成立宝鸡市钛产业产教联合体,推荐宝钛集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申报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试点。成功举办2025年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发布75篇前沿技术报告,揭牌成立钛及新材料全产业链应用中试基地和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产学研合作6项,攻克技术难题44项,102项新产品入选省级重点开发项目。二是激活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加速推进高新智谷·企业总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园二期、秦创原宝鸡创促中心、秦创原宝鸡创新港等重点平台建设,推动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实质运行,组织项目路演、创响中国、供需对接等活动13场次,召开科技创新政策培训会5场次,宝钛股份高精度水浸自动探伤技术、华天科技数字化测量云平台分别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宝石机械研制成功我国首套深水油气钻井补偿系统;爱骨医疗抗菌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三是强化企业人才培育主体地位。支持推动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搭建市级钛合金加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中介,新聘创业导师,征集16个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指引项目,培养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5支,姚文中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瑞科蔡万煜入选2024年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特级技师马宁等3名人才被命名为陕西省三秦工匠。
做优服务保障,改善人才生活环境。坚持人才为先,全方位打造“拴心留人”环境。一是加大政策激励,严格落实《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宝鸡优才卡”发放使用办法(试行)》《宝鸡高新区钛谷人才聚集计划》等优待政策,出台《宝鸡高新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着眼人才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及时安排专人对接企业落实《宝鸡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育政策》,兑现宝钛集团冯军宁等21名专家人才奖补资金73.4万元,新受理宝鸡机床集团等14家企业136名人才申报资料,累计审批宝鸡市“优才卡”1500余张。三是注重生活保障。协调登记59名宝鸡市“优才卡”持卡者子女入学申请,全市第一家人才公寓宝鸡(高新区)人才公寓(高铁新城城市建设管理者之家)交付使用,有效解决了60名人才住房问题。宝鸡中学(科技新城校区)、宝鸡创新港、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正在加快建设,城虢和院人才公寓正在筹建,为人才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供稿:宝鸡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