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改革,以协同发展的系统思维,通过完善机制、优化资源、强化赋能、集聚英才等措施,打出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组合拳”,为市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政策机制,构建协同改革“总框架”。先后出台了《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等措施,将班主任津贴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进校园事务“白名单”制度;制定《秦创原成果转化聚集地工作要点》《农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建成“301”科创服务中心,加速创新要素落地;打破人才编制束缚,全面落实“招才引智实施办法”,配套出台《“优才卡”发放管理办法》《人才大厦运营管理方案》等政策措施,从人才落户、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筑牢制度根基。
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现代教育“新格局”。深化“名校+”模式,与西安庆安中学等名校建立结对帮扶,组建1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探索“一长多校”管理模式,促进城乡资源共享。实施“外引内培”,先后引进西安交大教育集团、咸阳启迪中学等高级教育管理人才12名,管理市域5所学校,不断提升全市办学水平。争取中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补助资金1999万元,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专项资金246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与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体化办学,联合企业成立职教联盟,构建起“基础教育提质+职业教育赋能”现代化教育体系。
科技创新赋能,激活产才融合“强引擎”。聚焦精细化工“首位产业”,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建成中试园区、中化方舟园区、孵化园区,搭建高端能化产才集聚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院士专家联系工作站、“双招双引”工作站、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园区行政审批分局,注册成立“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全链条强化要素支撑,聘请专业机构担任安全、环保管家,招引落地企业30余户,预计总投资180亿元,支持企业攻关核心技术,彬州智仑新材料破解高端环氧树脂“卡脖子”难题,形成“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生态链,着力打造百亿级高端能化产业集群。
集聚各方英才,筑牢智力支撑“新高地”。编制48个岗位重点产业行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开启“院府合作”模式,挂牌成立陕西省人民医院彬州医院,引进两批次10余名医疗专家人才定期来彬坐诊,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医共体”建设步伐;依托市职教中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完成255名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煤研究院等23家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吸纳140余名企业高端能化人才、16个专家科研团队来彬创新创业,为市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