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风县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要依托,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深化合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三维发力,创新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组织保障,筑牢校地合作组织根基。构建“县委统筹、部门联动、园区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督办,先后5次召开常委会会议、校地合作专项推进会,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制定《扶风县校地合作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为校地合作提供坚实制度支撑。组建3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带队,深入园区和企业一线,全面梳理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人才需求清单,最终形成《扶风县产业人才与技术需求目录》,为后续校地合作提供精准“导航”。
深化合作机制,构建产学研融合新格局。持续开展“一把手进高校”专项行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省内外重点高校走访推介,成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2所“双一流”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吸纳博士研究生74名,成立博士后研发团队6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有效专利505个。依托宝鸡市降压类原料药工程技术中心、功能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3个创新研发平台,引导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订单式”技术攻关。通过对接人社、商信等部门,搭建跨区域协作平台,推动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6所高校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加速产学研成果在县域内落地转化。
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生态。新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整合专家工作站、院校驿站、人才服务大厅等功能模块,为高校师生和企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成果转化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高校机制,常态化开展“访校问需、访企问难”活动,通过“1对1”帮扶,解决科研经费短缺、课题申报受阻、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实际问题。定期开展“校企双进”活动,组织企业负责人走进高校实验室、科研基地,直观了解前沿技术动态;同时邀请高校专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考察生产流程与技术瓶颈,持续畅通校地联系沟通渠道。
(供稿:扶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