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以“百名乡土人才培育工程”为抓手,创新实施人才组团服务机制,推动人才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问需+施策”靶向发力。依托12个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5个乡村人才超市,采取“领域分团+精准对接”模式,动态更新乡村需求清单、人才服务清单和技术培训清单。在摸清人才底数、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经验丰富的农技干部、农业领域专家,联动深耕乡土的“土专家”“田秀才”,共同组成11支服务团队,通过“镇村吹哨、团队报到”的响应机制,开展“点对点”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已选派113名行业专家、52名农技专家、91名科技特派员、147名村级产业发展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实现“专家到村、技术到田、服务到户”。
“线上+线下”双向增效。推行“农民点单—站点配菜——团队送餐”服务闭环机制,线下通过专题讲座、观摩交流、田间实操等方式让技术落地;线上以视频解析、在线诊断及远程指导为补充,破解时空限制,确保“需求有回应、服务有实效、技能有提升”。紧扣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等重要农时,围绕畜牧养殖防疫、数智赋能蚕桑发展、粮油种植、蔬菜订单种植4个高频次需求,今年以来,全县已出动农技人才100余人次,开展培训340余场次,线上发布农业科技知识20余次,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7200余人次。
“传技+帮带”聚力强能。以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千员带万社”等行动为抓手,采取“联动培养+综合支持+激励保障”培养机制,广泛开展“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培养帮带活动,推动本土人才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截至目前,累计培育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200余人,中级职业农民52人,高级职业农民20人,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5名。同时,按照“产业相近、帮带便捷、资源互补”思路,推行“龙头企业+集体经济+能人大户+千家万户”抱团发展模式,全县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10个,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56个,推动人才在产业链上集聚。
(供稿:石泉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