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志丹县义正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引擎”。在推进苹果产业发展进程中,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起党建引领产业旺、产业促进党建实的良性循环格局。
一、党委统揽,把准产业发展“方向盘”
针对全镇散户、小户果农发展瓶颈,义正镇党委精准研判、靶向施策,提出“助大户、扶小户、强弱户”的果园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群雁”追赶的产业发展生态。创新推行“智慧果园”数字化管理模式,为全镇243个果园建立“一园一档”电子档案,实现网络实时监测,显著提升果园管理精细化水平。同步实施“一园一策”分类管理,在基础设施完善、帮扶资金落实、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支持,年内已推动1204亩低效园完成提质增效,协调落实帮扶资金25.28万元。
二、支部攻坚,筑牢产业发展“桥头堡”
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遴选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果农、合作社负责人及致富带头人,组建党员技术服务队与苹果销售协会,精准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破解产品销售“最初一公里”难题。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载体,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市场分析等活动,年内各党支部累计组织各类技术培训32场,服务果农960人次。
三、党员带动,树立产业发展“先锋旗”
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并挂牌党员示范户28户,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田间课堂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果农学技术、抓管理、拓市场。同步推进“党员结对帮扶”行动,发挥党员产业大户、村党支部书记“传帮带”作用,与技术薄弱户、投入困难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35对,从技术指导、贷款协调到销售渠道拓展提供全方位精准帮扶,推动“扶小户、强弱户”落地见效,让鲜红党旗在产业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供稿:志丹县义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