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毛坝镇地处大巴山腹地、任河中游,境内山峦叠嶂、河网密布。作为紫阳县红色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坝镇留存了多处红四方面军和红三十军的活动遗迹,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红色文化在此交相辉映。2025年以来,毛坝镇紧紧围绕生态旅游镇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系统谋划,不断建强基层堡垒,推动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扎实推进“盘厢河区域水经济发展带”和“木兰峡区域红色文化党建示范带”建设,着力构建“一业引领、多业联动”的产业格局,逐步探索出一条“强党建、优环境、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科学研判,确立“12354”发展路径
毛坝镇镇域面积174.6平方公里,包茂高速、襄渝铁路、S211省道等穿境而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然而,受山高坡陡、土地零散等因素制约,当地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为破解发展瓶颈,镇党委深入各村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全县“4+3”产业链布局与镇情实际,科学研判并确立了“12354”工作思路:坚持生态旅游镇建设“一张蓝图”;打造木兰峡区域红色文化党建示范带和盘厢河区域水经济发展带“两带引领”;强化集镇、园区、和美乡村示范村(含重点帮扶村)“三大支撑”;做实党建、项目、产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项重点”;落实抓班子强队伍、抓学习强能力、抓作风强效能、抓协调强保障“四抓四强”机制,全面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
二、建强堡垒,锻造善战有为队伍
毛坝镇党委深刻认识到,推动一方发展,关键在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此,镇党委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深入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巩固4个一类党支部创建成果;坚持人岗相适原则,通过自愿选岗、同事评估、党委考察、竞争上岗等方式,把专业人才放到关键岗位,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激发干部投身一线、保障“12354”目标实现的积极性;从镇机关选派26名党性强、经验丰富、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脱离原岗位业务,与第一书记、县派干部、村干部共同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由镇党委委员担任队长,并出台《乡村振兴工作队管理制度》,专职专责推动乡村发展;构建“严管+厚爱”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制定干部管理、关爱、学习交流等系列制度,实现制度约束与人文关怀双向驱动。
三、红色铸魂,打造党建示范高地
毛坝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富矿”,投资300余万元,对红一纵队战斗遗址、刘伯承元帅南昌起义途经地等红色遗存进行系统保护与修缮,修建吊桥、拓宽道路,完善“竹山精神”展示台和陈列室,打造覆盖瓦滩、鲁家、竹山三村的木兰峡红色党建示范带,创新推出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教育课堂。
依托木兰峡、库区等自然风光,深入挖掘“乱石子战斗”“刘伯承过河遇虎”等红色历史,编导实景剧进行现场演绎,弘扬“竹山精神”研学文化,推动红色文化与山水风光深度融合。精心设计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完善文旅配套设施,新建旅游码头和星空露营基地。围绕“寻红色印记、溯木兰文脉、品山野至味、居农家小院”主题,开发水上观光、生态休闲等特色旅游项目,将红色教育、生态体验与民俗文化有机串联,构建“红魂绿韵”文旅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示范带累计接待县级单位观摩学习10批次,开展专题宣讲10场,组织讲解员进党校、进机关宣讲6场,吸引游客超3000人次。
四、双带联动,激活产业振兴动能
毛坝镇党委建立健全“党委带头、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双带联动机制,全力推进盘厢河、木兰峡两条流域的水经济发展。筹集资金400余万元,推进盘厢河3A级景区创建和木兰峡区域开发,完成道路拓宽、河堤修筑、停车场及人行栈道建设,实施民居改造与水田整理,推动重现“百里盘厢河,千亩稻花香”的田园胜景。
今年以来,盘厢河成功举办全县文旅促消费开幕式、溯溪越野赛、插秧捉鸭比赛等活动,年接待游客突破1万人次。瓦滩村新建观光码头和路亚垂钓基地各一处,盘活闲置农房开办民宿15家,累计接待画家、研学学生及游客200余人次;鲁家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打造画舫、竹筏等水上旅游项目。随着全市首场桨板大赛在木兰峡举办,该地正逐步打造为桨板水上训练基地,成为安康地区颇具人气的旅游打卡地。今年“五一”以来,木兰峡竹筏游船项目已接待游客1500余人。“归雁园区”内的华会实业、联动鑫山花椒、速达大物流园、腾维佳生物、迪鑫毛绒玩具等企业,积极实践“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双带联动机制为全县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树立了积极示范。
五、强化治理,筑牢社会稳定基石
毛坝镇持续建强综合治理枢纽,推动综治中心规范运行,为经济建设提供环境保障。改造临街门面办公用房480平方米,配备执法巡逻车辆,整合武装、司法、综合行政执法、平安法治、便民服务等单位进驻综治中心集中办公,融合普法依法治理、调解联动、仲裁裁决、行政处理、诉讼等多种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配套制定《毛坝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今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1件,办理治安案件 15件,办理刑事案件 6件,查处纠违交通违法行为45件,办理综合行政处罚案15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回复、处理12345工单288份,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成功承办全县镇综合行政执法现场推进会,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被列为全市试点,是紫阳县唯一试点单位。在2025年市级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中,“八率一度”满意率均达100%,位列市县第一。
在培育治理品牌方面,继“老支书”调解团工作法获评全省“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后,创新打造“芳华驿站”,为妇女、青少年提供调解、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多元服务,实现“无赴省进京访,无恶性案件,无民转刑案件”,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柔性治理新阵地。自成立以来,已接待女性群众来访50余人次,成功调解纠纷5起,承接政法机关委托案件3件,开展心理辅导10人次,走访托育机构4家,看望留守儿童38人,展现出高效的服务效能与良好的社会反响。
下一步,毛坝镇将持续聚焦生态旅游镇建设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为抓手,做足“水”文章,全力打造木兰峡区域红色文化党建示范带和盘厢河区域水经济发展带,以实干担当推动毛坝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稿:紫阳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