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平利县洛河镇:“组团服务”连“四心” 绘就振兴新图景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09:10 作者:方青蕊 杨乔

今年以来,平利县洛河镇锚定乡村振兴核心目标,持续发力推进第一书记“组团服务”走深走实,打破“单兵作战”壁垒,构建“抱团共赢”格局,以“组织筑心、民生暖心、助销贴心、产业强心”为抓手,将“帮扶一村”升级为“服务一域”,让“1+1>2”的帮扶实效惠及千家万户,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组织筑心,建强机制夯根基,闭环服务提效能。要让“组团服务”见实效,健全的组织机制是首要前提,洛河镇高位统筹、科学谋划,迅速完善组织架构,按地理区域精准划分3个服务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要求,让每一项任务都有“主心骨”、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

为确保服务“不悬空”,洛河镇构建建立“供需清单对接”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收集村级需求清单34条,高效完成民生保障、政策落实等重点事项8件,真正实现“群众盼什么,服务就送什么”。同时,搭建每月联席会议“会诊”、集中观摩交流、“擂台比武”竞技三大平台,实行“日常考核+服务团考核”双线管理,并将服务实效与包联单位年底评价挂钩,有效激发第一书记“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情,为“组团服务”稳健运行筑牢坚实根基。

民生暖心,聚焦需求解民忧,精准服务增福祉。“组团服务”的核心,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依托各帮扶单位优势资源,第一书记们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民生服务“暖心举措”。

在医疗健康保障上,西交大二附院与口腔医院派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每年组织本单位专业医疗团队到镇开展2次健康义诊,累计为千余名村民提供诊疗服务;还积极协调资源,选送镇卫生院专科医生到西安进修深造,并在洛河镇卫生院建成全县唯一一个镇级口腔门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切实将健康福祉送到群众心坎上。

助销贴心,产销对接破难题,消费帮扶见真章。产业发展的关键在“销路”,群众增收的核心在“卖货”。于金秋时节成功举办的“金秋献礼 国庆同欢”农产品促销活动,背后更是离不开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的强劲助力。西交大二附院、安康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依托对口帮扶资源,为水坪土鸡、六一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量身开辟销路,现场展销的富硒大米、茶叶、木耳、腊肉等20余种本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额共计150余万元,每一笔订单、每一组数字,既是消费者对洛河农产品的认可,更是农户增收致富的“定心丸”。

洛河镇第一书记服务工作组以“抱团”模式整合资源,主动牵线搭桥,一边连接帮扶单位资源,一边对接农户需求,合力推进产业帮扶与消费升级,推动乡村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西交大二附院派驻第一书记每年联合相邻村第一书记,创新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每年定向收购鲜竹笋、绿茶等特色农产品百余万元,所得利润再反哺村集体经济,用于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股民分红,不仅让特色产业“立起来”,更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产业强心,抱团发展激活力,从“输血”到“造血”。“组团服务”不止于“帮销”,更致力于“强产”,消费帮扶的最终目标是培育“自我造血”的产业生态。为此,第一书记服务工作组将销量增长带来的收益反哺产业全链条,保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为其提供销路对接、技能培训等支持,推动产业从“零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转变。今年以来,洛河镇第一书记“组团服务”通过“消费帮扶-销量增长-产业提质”的良性循环,已形成鲜竹笋、生态土鸡、富硒茶叶3个“年销超百万”的特色产业,水坪村集体经济2025年增收20余万元,真正让消费帮扶不仅成为“增收利器”,更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从组织保障到民生关怀,从产销对接到产业赋能,洛河镇第一书记“组团服务”以“四心”连民心,用实干赢信任,正一步步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供稿:平利县洛河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高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