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清塬镇以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科技赋能、长效管护”的工作思路,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现村庄“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环境整治主心骨。清塬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指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责任体系。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清洁村庄我先行”行动,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带动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10余处,整治沟渠4公里。
全民共建共享,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依托“村级服务平台积分制”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清塬镇创新推行“环境积分+实物兑换”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日常保洁和监督。全镇10个村均组建由村民代表、乡贤、网格员构成的“环境监督队”,开展“随手拍、马上改”活动,通过微信群里“晒”、红黑榜上“评”,形成“人人参与、户户行动”的浓厚氛围。2025年以来,累计发动群众400余人次,规范垃圾投放点9处。
智慧治理赋能,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效能。引入“机械化+智慧化”治理模式,调配挖掘机、清运车等设备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开展集中攻坚,效率提升60%。成立专项巡察组,每周利用无人机航拍和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盲区进行实时曝光,建立“问题发现——派单处理——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同时,依托县纪委监委“千万工程”监督平台,对整治不力环节进行溯源追责,确保问题整改“清仓见底”。
长效机制护航,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印发《清塬镇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网格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将管护责任细化到村、到户、到人。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每月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创新设立“环境整治日”,每周一三五固定开展集中清扫。此外,将环境管护条款纳入村规民约,通过“道德评议会”“乡风文明积分超市”推动村民自治常态化。
绿色发展融合,构筑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结合蒲社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清塬镇同步推进水土保持与乡村景观建设,通过种植水保林96.34公顷、沟坡种草107.51公顷,构建“塬面——沟坡——河道”立体生态屏障。在郝村、陈家村等重点区域打造“微花园”“微景观”,既保留乡土韵味,又提升生态品质。
如今的清塬镇,天更蓝、树更绿、村更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一处美”到“全域美”,清塬镇正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笔,绘就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