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宜川县集义镇党委坚持“一盘棋统筹、双机制联动、五到位落实”为核心的“125”防汛工作法,以统筹聚合力、以联动提效率、以落实见实效,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靠前作战,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
坚持“一盘棋”统筹,压实责任链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镇党委、政府坚决扛起防汛主体责任,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指挥体系,及时召开部署会议,制定印发《集义镇防汛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分片指导,领导干部包片,包村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组的“四级包保”机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全面扛牢监测、预警、转移、安置责任,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网。
创新“双机制”联动,提升应急效能。聚焦预警响应与转移避险,在12个河流对岸村庄推行对讲机预警叫应和“1+1+3”撤离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快、人员组织快、汛情反应快。建立“洪流时间表”精准避险机制,通过测算境内集义、寿峰两条河道洪水流速,明确流经各村时间和时长,为下游精准转移提供依据。将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风险区及沿河居住等群众作为撤离重点,制定撤离预案,坚决做到撤离人员、撤离路线、撤离地点、撤离保障“四个清楚”,目前,共转移28户53人并妥善安置生活保障。
确保“五到位”落实,筑牢安全堤坝。围绕防汛全过程,狠抓责任落实、指挥体系、排查整改、人员撤离、物资保障五个关键环节,成立指挥、处置、转移、后勤4个工作组,充实储备镇村两级物资库,累计配备编织袋、应急灯、雨衣雨鞋、铁锹、救生圈等应急物资27类,统筹协调抢险机械铲车8台,并建立镇村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组建15支470人的镇村应急抢险工作队,联合卫生院、派出所等力量,开展应急演练1次,防汛推演3次。组织党员对辖区河道、水库、水坝、农村公路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落石路段、路基塌陷、排水渠堵塞等51处隐患以最快速度恢复,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供稿:宜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