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淳化县五一村聚焦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共治合力为支撑、民主协商为保障,通过标准化建设、网格化管理、规范化议事等方式,系统性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为破解村级治理资源有限、服务能力不足的难题提供了实践样本。
党建引领强根基,破解治理“动力弱”。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注入核心动力。通过制定《五一村党支部工作计划》,围绕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七个标准化”明确措施,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动惠民政策直达群众,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全面清理规范村级机构设立的工作机制、加挂牌子及各类台账证明,提升村级管理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组织力量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筑牢组织根基。
共治合力聚资源,破解治理“覆盖窄”。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创新管理模式,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汇聚多元力量。严格落实驻村帮扶机制,明确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每月驻村不少于22天”的要求,规范请销假与节假日值班制度,确保帮扶力量沉在一线。创新推行“十户联治”网格化管理,在全村划分8个网格,由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配备7名网格员与35名中心户长(含10名党员),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最后十户”,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实现服务与管理全覆盖。
民主协商促规范,破解治理“效率低”。以民主议事为关键,为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提供制度保障。积极借鉴秦庄村“1+5+N”议事协商模式,修订《五一村村规民约》,设立红白理事、议事协商2个理事会,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起,通过“问题墙回音壁”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对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今年已通过该机制商议事项4件;同时,安排专人管理村务信息公示栏,实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及政策信息,确保决策科学民主、过程公开透明,切实保障党员群众权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