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坚持把抓实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针对驻村干部集中轮换中存在的选派不精准、工作衔接不畅、职责边界不明、走访调研不深等问题,创新实施选派范围、工作交接、学习教育、入户走访“四个全覆盖”工作机制,推动驻村帮扶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精准选派全覆盖,确保驻村力量“不漏一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驻村工作力量总体稳定。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会同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全县109个村(社区)进行全覆盖分析研判,精准聚焦“四类村”范围,科学确定79个村(社区)持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共选派驻村干部234名。严把选派人员“入口关”,组织62家选派单位严格按照人选资格条件和负面清单,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200余人次,坚决防止工勤人员、借调人员、试用期人员等不符合条件者进入驻村队伍,确保派驻力量精干高效。
工作交接全覆盖,做到不漏一档。着力推动新老驻村干部工作无缝衔接、有序过渡,明确要求新老驻村干部在村共同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通过组织召开工作交接会、座谈会、经验分享会等各类会议80余场次,引导老队员倾囊相授驻村经验、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帮助新队员尽快熟悉村情民情,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推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全面梳理移交问题台账、惠农政策、一户一档、特殊群体关爱、产业发展规划等各类档案资料。积极推行“老带新”模式,通过“手把手教、面对面讲”等方式,协助新队员厘清职责任务、掌握工作重点、快速进入角色、融入基层环境。
系统培训全覆盖,确保能力提升“不漏一人”。为解决新选派驻村干部可能面临的职责不清、任务不明、方法欠缺等问题,县委组织部等部门精心组织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集中培训班,对全县254名驻村干部、乡镇分管领导及业务干事进行全覆盖轮训。培训课程紧扣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围绕加强农村党建、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核心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式,不仅邀请镇党委书记、离任第一书记进行现场指导传授经验,还组织10名现任第一书记交流分享心得体会与工作方法,为新任驻村干部指明工作方向、明确职责任务、锤炼过硬作风。同时,邀请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乡村振兴驻村帮扶重点任务,明确“四项职责”和“八个推动”要求,详细说明驻村工作经费、生活补助、健康体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待遇保障政策,切实为驻村干部履职尽责“赋能加油”。
深入走访全覆盖,确保民情掌握“不漏一户”。严格落实“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求,组织驻村干部扎实开展对特殊群体的“地毯式”走访摸排,切实做到村情户情“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对村级基础数据“一口清”。在走访过程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由老队员现场示范“拉家常”式沟通技巧,引导新队员从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小事、家长里短切入,逐步深入掌握真实情况和核心诉求。聚焦群众增收、“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关键环节,建立并运用“发现问题、建立清单、采取措施”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对走访收集到的各类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建档,形成翔实的“需求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推动新队员在全面走访中持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快速融入驻村工作,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取得实效。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