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坚持多措并举“六步走”选优育强村级发展“引擎”,打造基层治理中坚力量,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实现基层治理高效能。
拓宽来源精准选人。拓宽选人视野,重点从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社带头人中筛选人选,明确“政治素质硬、发展思路清、群众威信高、担当意识强”的选人标准,优先选拔熟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领域的人才,尤其注重能解决土地流转、集体经济发展、矛盾调解等实际问题的“实干型”干部。目前,全区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四类人员”占比91.6%。
严格落实资格审查。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党工委组织人社部和镇党委每年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合格不胜任、群众意见大的按照有关程序予以调整,对届中空缺补配调整人选严格进行区级部门资格联审,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存在违纪违法、失信失德、群众口碑差等问题的人员“一票否决”,确保班子成员政治可靠、品行端正,自2021年换届以来调整3名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其他村干部24名。
注重班子结构优化。深化建强村级组织、培育队伍梯次、健全培训体系等“三个机制”,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为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供人才保障。通过逐村摸排、分析研判、确定人选、导师帮带、教育培养、实践锻炼、动态调整、择优使用、激励保障等九措并举,力争每个村级班子有1名35岁以下青年干部、1名大专以上学历成员、1名女性成员,形成“老中青”梯队,既保留熟悉村情的“老干部”经验,又注入年轻干部的活力和创新思维。目前村“两委”班子大专及以上学历103人、女性89人、35岁以下的后备力量56人,村“两委”班子结构趋于合理。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多措并举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在发展集体经济、推动项目建设中因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符合规定的予以容错,鼓励班子成员大胆干事创业。同时,建立信访来访登记办理机制,通过纪检监察、政法、信访等部门横向协作和区、镇、村纵向快速响应,定期调度、联动推进,对反映问题失实的党员干部客观公正及时予以澄清,对受处分干部进行回访教育,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
提升干部待遇保障。建立村干部补贴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先后4次提高村级班子成员报酬标准,实行村干部补贴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对年经营收益10万元以上且较上年实现增长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村申报、镇审批、县备案”的程序,为参与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村干部发放一定的奖励报酬。同时,支持村级班子自主谋划发展项目,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技术指导,让班子成员有资源、有能力推动工作。
强化书记引领作用。实施“书记领航”工程,由村书记牵头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每年领办2-3件民生实事或发展项目,带头盘活集体资产、对接市场资源。同时,严格落实党工委领导和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抓镇村制度,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一批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项目落实落地,全区形成了村党组织书记带头、班子成员跟进、党员群众支持,一心谋发展的生动实践画面,创建党建工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示范村29个。
供稿:宝鸡高新区组织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