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潼关县留翎村:五载驻村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8-26 09:21 作者:乔佳玮

炎炎夏日,在秦岭山麓下的留翎村,潼关县秦岭保护中心驻村第一书记蒋园钢走进农户家里,“叔,眼下高温,摘花椒注意安全……”“叔,咱屋里最近有啥困难……”,一次次的走访、一声声的关切、一件件的帮扶,驻进村里,更“住”进百姓心里,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接续书写新答卷。

党建引领,铸牢“主心骨”。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2021年7月,蒋园钢被派驻留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机关干部转身驻村干部,如何开局破题?我积极参与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并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载体,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与党员、群众同学习同劳动,他迅速转变身份角色,以严格的组织生活破题,以党组织阵地标准化建设开局,推动党组织生活制度化、规范化,让支部堡垒更加坚固。他自驻村以来,协助村里发展新党员5名,储备村级后备力量6人,为村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赋能,激活“动力源”。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群众富。如何让山泉水变成了“致富水”?面对集体经济发展之问,蒋园钢与村党委一班人积极寻求发展新路径,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先后多次赴合阳、临渭、西安等水厂实地考察学习,经过多方商议、研讨,决定利用留翎村的独特地理条件和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山泉水资源,做好山泉水文章,将“发展山泉水,壮大集体经济”纳入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目前山泉水厂已运营近2年,日产量达2000桶,带动就业20余人,为村集体创造更高收益,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依托杨宝墓和山泉,发掘廉洁文化、山泉文化,打造“观故居、访山泉、避夏暑”为一体的新型经济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为民服务,绘就“实干图”。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蒋园钢坚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为目标,每年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为民办实事清单。为东柳6-10村民小组实施路灯亮化项目,豆腐作坊至东柳七十组路段水渠修复及路面扩宽硬化,马涧一组生产路硬化,西柳便民桥的修建,坚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循迹而观,一件件为民实事,都留下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奋斗足迹。

当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集中轮换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蒋园钢选择继续留任驻村,将持续聚焦“五项职责”,在留翎村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携手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