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组织振兴为引领,紧扣“选好、管好、育好、用好”驻村帮扶队伍关键环节,创新机制、多维发力,推动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精准选派 筑牢一线攻坚“桥头堡”
靶向结对选派。坚持“因村定需、因需选人”,向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重点村,累计从市区两级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00余人次,实现对口“输血”、精准“造血”。优化队伍结构。通过“以老带新”轮换机制,注重选派农业、规划、经济、信访、教育、医疗、城建等领域科级干部和技能型干部驻村,引导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突出带动引领。以驻村帮扶为纽带,联动街道、部门及社会资源,在党建提质、产业落地、矛盾化解、硬件升级等工作中发挥“尖兵”作用,推动村级组织强基固本、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聚焦严管厚爱 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
健全制度体系。印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帮扶工作导引等,细化驻村值守、请示报告、请销假等制度,明确考勤、纪实、考核等刚性要求,确保驻村干部在岗在位在状态。强化督查问效。联合区级相关部门以“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逐村核查履职情况,通过查阅工作日志、走访党员群众、核查档案资料、现场指导帮带等方式推动帮扶任务落到实处。注重关爱激励。常态化落实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制度,先后推荐评选省市区定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13个,先进个人20名,保障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经费300余万元,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聚焦全面发展 提升帮扶质效“加速度”
赋能强技增本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区街两级联动组织驻村干部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2400余人次,帮助干部掌握政策要求、提升实战能力。清单销号解难题。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承诺事项清单和驻村帮扶计划书,对基础设施短板、产业发展瓶颈等难点“挂图作战”,累计投入、引进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000余个,解决问题1800余个,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群众测评促实效。围绕基层党建、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为民服务等重点任务开展满意度测评,随机走访听口碑、看实效,推动帮扶工作与群众渴望“同频共振”。
供稿: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