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个准生证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有了‘服务清单’,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就能一次性办好,太方便了!”近日,陇县曹家湾镇三里营村村民刘定娃拿着刚办好的证件,对村里推行的“清单化”服务赞不绝口。这是陇县以“四张清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作为陕甘宁毗邻地区的农业县,陇县辖10镇104个村(社区),农村人口占比超70%,曾面临基层权责不清、服务分散、资源碎片化等治理痛点。近年来,陇县创新推行“职责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资源清单”制度,为基层治理装上“导航仪”,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厘责明权,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过去村里像个‘万花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干部常被杂事牵着走。” 温水镇镇政府某干部回忆道。为此,陇县梳理出台《村级职责清单》,明确党建引领、民生保障等6大类28项必担职责,同时清理“不该由村级承担”的协税护税、招商引资等15项事务,配套建立“镇呼县应”机制,让基层干部从“无限责任”中解脱,专注主责主业。
靶向服务,让群众需求“精准落地”。“群众盼什么,清单就列什么。”以“大走访”收集的8000余条民意为基础,形成《村级服务清单》,涵盖养老保险、农机维修、矛盾调解等32项服务。针对山区老人多的特点,推行“代办员+流动服务车”模式,每月进村办理医保缴费、证件补办等业务;针对果农需求,联合农业部门开设“田间课堂”,全年培训花椒、苹果种植技术5000余人次。今年以来,全县已完成清单服务680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99%。
划界立规,让权力运行“有章可循”。“哪些事不能干,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 制定了《基层治理负面清单》,明确禁止乱收费、优亲厚友、形式主义迎检等12类行为,通过“村民监督委员会+数字化平台”双监督,去年以来查处基层微腐败问题17起,通报典型案例6起,基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聚沙成塔,让治理资源“有效整合”。“单打独斗难成事,抱团才能出实效。”整合辖区企业、合作社、公益组织等200 余家单位资源,形成《村级资源清单》,构建“需求——资源——项目”对接机制。和氏乳业为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300 余个,县电商协会培训农村主播200余名,村企联建的“乡村振兴车间”带动120名妇女家门口就业,形成多元共治合力。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