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永寿县常宁镇豆家村:
“三四五”工作法解锁乡村善治密码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8-18 15:44 作者:宋琳琳 李方正

今年来,永寿县常宁镇豆家村坚持党建引领,以规范优化网格管理服务为抓手,创新推行“三级响应、四级闭环、五零目标”的“三四五”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升级,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网格治理新路径。

一、三级响应明责夯基,构建治理“全链条”。

豆家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较多,治理任务繁重。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分散、责任不清等问题,村党支部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依托“镇、村、网格”三级响应机制,形成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治理闭环。网格前哨“探头”作用强。全村划分4个网格,下设24个基础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4名副职村干部担任专职网格员,24名党员和村民代表担任兼职网格员。网格员每日动态巡查,摸排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民生需求等问题,确保问题早发现、早报告。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上报问题6类35个,其中34个问题在村级层面得到及时化解。村级“主力军”作用实。村“两委”作为治理中坚力量,对网格员上报的问题即时响应,通过板凳会、圆桌会、联席会、“四议两公开”等民主议事机制协商解决,确保简易事项和一般矛盾不出村。今年3月,网格员反映村民因宅基地界限问题产生纠纷,村“两委”迅速介入调解,当天便促成双方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升级。镇级“后盾”保障有力。对于村级无法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镇级统筹资源,协调司法、综治等部门联合攻坚。

二、四级闭环破题疏堵,打造服务“快车道”。

为提升群众诉求响应效率,豆家村创新建立“点单—接单——跑单—兜底”四级闭环治理模式,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多渠道“点单”听民声。村民可通过微信群、电话、村级便民服务站等线上线下渠道反映问题。针对老年人等群体,网格员主动上门收集诉求,确保民意表达无障碍。精准化“接单”提效率。村级平台对群众诉求分类登记,简单问题直接派发网格员处置,复杂问题由村“两委”集体研究。例如,村民反映灌溉水渠淤堵影响春耕,网格员当天便组织村民清理,保障了农业生产。高效化“跑单”解民忧。网格员化身“代办员”“调解员”,主动上门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代办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事项12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18起,群众满意度达100%。联动化“兜底”破难题。对于村级无力解决的重大问题,镇村联动攻坚。今年初,豆家村一桩婚姻纠纷久拖不决,镇级专班介入后,通过法律途径妥善化解,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三、五零目标提质增效,绘就乡村“和谐图”。

豆家村以“五零目标”为导向,推动网格治理精细化、实效化。民情沟通“零距离”。通过网格员常态化走访,建立民情台账,动态掌握群众需求。确保问题隐患“零遗漏”。网格员每日巡查重点区域,排查安全隐患。今年汛期前,网格员发现3处危房,及时转移群众,避免了安全事故发生。服务代办“零积压”。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明确办理时限,确保群众诉求不拖延。例如,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办理养老、高龄年审等业务,获群众点赞。矛盾纠纷“零上交”。坚持“调解优先、法治兜底”,今年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纠纷34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处置全闭环。确保平安和谐“零盲区”。通过组建治安巡逻队,安装监控设备以及开展法治宣传,村内刑事治安案件实现了零发生。

豆家村的实践表明,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路径。通过“三四五”工作法,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触角延伸,激活了基层治理“末梢神经”。下一步,常宁镇将总结推广豆家村经验,推动全镇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永寿县常宁镇党委)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