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扶风县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基层治理、组织保障等方面,积极谋划,大胆创新,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产业赋能,培“根”植“基”,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积极探索推行自营、整合、跨界、共享等4类10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面推行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三联模式”,以支部联建为纽带,按照“大带小、强带弱、中心带周围”的思路,引导各村党支部联结抱团发展,形成“村村联营”“链主村”“共享大棚”等经验做法,全县共有1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
人才驻基,添“智”提“质”,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实施“人才回引”计划,通过支部吹哨、人才报到等方式,回引各类人才479名。整合全县“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人才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能人经济主体,把人才镶嵌在产业链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合作、人才返乡等多元途径,拓宽村级后备力量引进渠道,通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提升后备力量综合素质,确保村级发展后继有人。
治理强本,补“钙”强“筋”,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大力推进“党建+基层治理”数字平台建设,在10个村试行治理微积分小程序,实现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协同解决、效能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以“65511”基层治理模式为引领,运用“网格化+信息化+积分制”模式,探索实施“码上治”积分治理模式,将年度积分排名作为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的重要评选依据,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依托“老兵调解室”“老罗说事”等农村能人调解服务队,激活村民自治活力,年内化解矛盾5起,化解率达100%。
组织保障,凝“心”聚“力”,提升乡村振兴新效能。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要求,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明确4个方面52项具体任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构建三级联动抓党建的工作体系。优化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经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联合审查,严格执行驻村干部定期轮换制度,更换75个村21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
(供稿:扶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