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底庙镇立足资源禀赋,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特色产业强镇、生态宜居美镇、文化繁荣名镇”为目标,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生态经济共生、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做强特色,打造富民“金钥匙”。依托底庙地域特色,进一步放大苹果、辣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转型,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早晚温差大、苹果优生区的地域优势,建设高标准双矮苹果示范园3个,推广矮砧密植、水肥一体灌溉等新技术,提升果品品质和附加值。挖掘荣登春晚的手擀面潜力,配套辣椒厂1个,发展辣椒种植500余亩,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将底庙地处两省三县交界的劣势转化为交易优势,让特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摇钱树”。
生态优先,培育绿色“生产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循环种养模式,政府牵头,村企合作,将镇域内养殖企业转变为生态养殖,将粪污回收,变废为宝,为集体及个人提供有机肥,反哺苹果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生态观光农业等绿色产业,真正让美丽乡村既有“高颜值”又有“高价值”。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向心力”。创新推行“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带动、集体引领、政策护航“四轮驱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以青年支部为载体汇聚返乡创业人才力量,培育郭村神农本草、房家“红鲜果”、西牛农节忙辣酱厂、麻院高塬农牧道等龙头企业,建成药膳体验中心、苹果电商销售中心,发展辣椒种植500亩,肉牛存栏5000余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产业项目,带动600余户群众增收8000元,走出一条“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新引擎”。立足地形多样优势,创新构建“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体系。以3.2万亩封山育林区为生态基底,打造“川道农业产业带”,建成56座现代化蔬菜大棚,发展观光采摘体验农业,延伸开发东牛千亩连翘养生谷项目、店子河谷农旅融合示范带、共享庭院等,打造了“农色变景色 产业增收益”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农兴旅、旅带农、农旅融合”的振兴体系基础初步形成。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