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高新区为破解村级党建力量不足问题,深化建强村级组织、培育队伍梯次、健全培训体系等“三个机制”,全面推动村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建强村级组织,推动“固本培元”
一是树优培先强带动。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统揽,打造党建示范点、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示范点、产业发展示范点、基层治理示范点、乡风文明示范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点等30个村60个示范点位,占比63%,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示范点11个,占比23%。二是台账管理补短板。严格落实党工委领导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党建联系包抓镇村制度,建立健全镇党委领导包片、包村干部包村和镇党建工作办公室成员联系包抓村级党建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届中村“两委”班子运行分析研判、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风险防范化解重点村摸排等工作,建立工作台账,清单化推进,持续做好强基固本工作。三是规范基础提水平。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行动为抓手,坚持党建工作月清单制,为每个基层党支部制定印发《党建业务工作指南》共计300本,完成全区48个村“村村到”,编制《“村村到”资料汇编》,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坚持常态化不定期的专题督导指导,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取得实效。深挖各镇党建工作品牌,打造王家堡村“非诉驿站”、小塬村党员政治生活馆、党家堡村“红旗大队·和美乡村”等9个,实施“1349”“3+5+N”“3+N”等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3个。
培育队伍梯次,推动“四雁齐飞”
一是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强化村级党组织书记理论培训,区级每年举办一期村党组织书记专题示范培训班,各镇采取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方式进行专题培训,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村党组织书记年度承诺事项,持续做大做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亮点”,对在党的建设、防汛救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表彰,打造一支过硬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二是实施“强雁带动”工程。由各镇党委牵头、村党组织实施,建立产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在外创业经商人员等“致富能人”人才库,通过定期发送一次信函、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等活动,引导农村各类人才为村级发展提意见建议、给家乡办实事,将他们紧密团结在村党组织周围。三是实施“雏雁展翅”工程。重点从“四类人员”中持续培养3至5名村级后备力量,建立后备力量工作台账,落实村级后备力量跟踪培养制度,由镇包片领导、包村干部、站办负责人、村干部等“1+1”结对帮带,区、镇不定期与后备力量“见面”,对后备力量培育和使用进行“把脉问诊”,精准掌握村级后备力量储备情况,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七个一”(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召开一次后备力量座谈会、制定一份后备力量培养计划、观摩一次镇村建设发展成果、联系一户监测户或者低保户、讲一次党课)活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高素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目前,全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00名。四是实施“群雁齐飞”工程。以村级党组织为单位,有序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党员户挂牌、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坚持正面激励,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应急突击队等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村级事务、法律法规宣讲、为民办事服务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
健全培训体系,推动“提质增效”
一是多方联动齐抓培训。把村级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作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制定宝鸡高新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形成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各级党委各负其责、相关部门参与、基层党组织狠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举办党建业务、纪律作风整顿、工业领域部署DeepSeek模型、宝鸡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发展、企业外贸、村级财务等各类培训14期3100多人次。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组织调训与个人选学、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区级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第一书记、后备力量“四支队伍”示范培训,各镇实现“四支队伍”培训“全覆盖”。三是靶向发力主题培训。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紧盯“一强四美”目标,建立定期开展“党建+X”主题培训机制,实施党建+产业、党建+项目、党建+基层治理、党建+村集体经济壮大产业、党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党建+为民服务等6个主题现场观摩学习培训,通过“汇报+观摩+讨论交流+总结”四个环节,让干部学有成效,学有所获,推动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
供稿:高新区党工委组织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