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完成消薄任务,3个村特色林果产业联盟实现增收200余万元,稳定带动160余人就业增收,5个“千万工程”示范村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以来,汉阴县城关镇聚焦党建赋能引领,持续巩固拓展“三个年”活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围绕乡村振兴、“千万工程”、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立足工作实际,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遵循,组织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通过学《条例》、明纪律,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思想动力。截至目前,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2次,组织全镇机关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21次,开展警示教育3次,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加强组织建设。始终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作为重点,推动村(社区)党支部“分类指导、争先进位”按照“一强五好”标准建设,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坚持围绕“建队伍、强班子、聚合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班子“火车头”作用,持续提升组织生活质量,站位全局,把握大势,紧紧围绕2024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狠抓党建重点任务落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在为民服务实践中积极开展党员比、学、赶、帮、超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听取汇报、督导检查、考核评价,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打造前沿阵地。坚持把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进行打造,按照“引领有力、覆盖有效”的要求,合理布局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施,推动“群众吹哨、党员报到”服务常态化,促进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员群众等多元主体互融联合,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党群服务中心优质、便捷、暖心的服务。今年以来,全镇3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党建引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消费帮扶、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污水管网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等一系列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落实落地,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用心干事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辖区群众一致认可,党群连心、服务群众的生动局面正徐徐展开。
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该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新理念、总结新经验,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党员干部擂台大比武、演讲比赛、知识测试,持续激发全镇党员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干事创业信心,先后组织村(社区)支部书记到兄弟乡镇学习观摩3次,举办先进村工作经验交流5次,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交流中找差距、补短板,在推动强村富民工作中定措施、聚合力。今年以来,该镇深入推动党建引领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机制和“三联”工作机制迭代升级,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的原则,将30个村(社区)分为5个功能区和8支联建队伍,形成资源调配清单26项,以“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为目标,狠抓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月河村、长窖村、赵家河村通过“三联”机制推动蜂糖李产业发展,实现150余万元营收,东南村大食堂,中堰村田园综合体、荷虾养殖、亲子水上乐园,麒麟村菊花产业园,三坪村鹦鹉养殖基地等一大批新产业纷纷落户城关并投产运营,五一村花遇湾,草桥村西瓜、中坝村和前进村猕猴桃相继实现丰产。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引领着辖区群众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更凝聚了全镇上下抓党建、促振兴的坚定信心。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