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子长市:立足资源禀赋 强化产业支撑
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8-30 16:08

子长市枣林庄村现有人口198户755人,耕地面积2800亩,退耕还林面积1750亩,仅仁用杏面积1350亩。2022年以来,我们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立足村情,拓展思路,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依靠中药材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方向。先是吃“清”底子。过去,枣林庄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主要以土地承包收入为主。而漫山遍野的仁用杏却无人管护,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村党支部书记王宏伟一直从事中药材示范种植、收购、初加工行业。虽然有资源、有人才、也有政策,但没有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再是开“好”方子。面对发展现状,立足自身条件,镇村两级一致认为:将优势放大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路子,要在发展仁用杏产业上下足功夫、突破起势。2022年底,镇村两级干部邀请农业农村局、林业局、中药材中心等部门主管领导到村指导,赴安徽、河南等地考察学习,在延安市委组织部的帮扶支持下,确定了以山杏加工为主,药材加工为辅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努力实现“资源盘活、产业带动、联合创收”的发展目标。

筑巢引凤,探索发展路径。争取资金“筑巢”。积极协调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180万元,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带头作用,率先建成了子长市第一家山杏加工厂。合作经营“探路”。坚持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经营、农户参与,将仁用杏加工基地租给中药材产业合作社,第一年租金6万元,逐年增长15%,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购销并举“摘果”。加工厂以高于市场0.2元的价格,向村民收购仁用杏和药材,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村民经济收入的稳步提升。两年来,累计加工销售仁用杏260吨、中药材30吨,实现产值260万元;2023年人均纯收入达15294元,同比增长9.67%,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10万元。

点石成金,增强发展后劲。让效益“提”起来。今年以来,在延安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130万元,建成杏壳木炭加工厂,建设中药材深加工厂,探索开发了“干炒杏仁、杏壳木炭、杏仁香油、杏肉罐头、中药养生茶”等深加工产品40余种,粗略计算,每吨杏仁产品价值达到2.9万元,比去年提高1.9万元,实现仁用杏价值利用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让农民“动”起来。在党支部和合作社的带动下,村民收购临村、临镇、临县中药材,林下套种中药材,到加工厂务工,实现了“收购+种植+务工”的多元参与。目前,全村从事中药材行业的村民达到36户,发展连翘等林下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让钱包“鼓”起来。2024年上半年,加工销售仁用杏80吨、中药材35吨,实现产值120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从事中药材行业的村民收入每户增长8000元。

供稿:子长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