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武县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宣传、教育、服务”作用,在强化学习引导、发挥服务作用、建设示范基地方面精准发力,推行“远教+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将党员远程教育同群众技能培训、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打造十里铺村学用转化典型案例,为农户学远教、学农技搭建平台。
聚焦党建引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突出党建引领,科学编制十里铺村建设规划体系,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文化文明四个一体化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远程+”效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三大产业,规划建设十里铺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设施基地1处67座大棚,总占地130余亩,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示范带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260万元,建成村级活动阵地1处,占地2亩,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村址广场1200平方米,开展农副产品直播、展销活动,将农业产品和观光、体验、售卖相结合,有效提升十里铺村影响力,增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挥学用转化效能,采用“旅游+乐学”模式,结合无土栽培、种植体验等活动,积极打造特色研学线路,吸引中小学师生团队、外地旅游团队、单位观摩团队76批2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建设开心农场1处,占地3.3亩,分为34个小地块,3种认领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000余元的收益。
聚焦群众参与,打造助农增收平台。积极培育引导村民在田园综合体进行采摘园劳务作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激发了党员群众学用结合的热情。发挥“远教+”学用转化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协调打造特色农家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举办“十里相约·举杯畅饮”烧烤季,带动“接地气、有活力、助发展”的地摊经济模式,激发市场活力,日均接待游客1000余人。依托十里铺窑洞文化广场,组织长武县美协、书协、诗词楹联等协会开展实地调研,挖掘十里铺文化内涵,举办“丝路十里·窑洞文化”书画展,营造宜禄阁文化氛围,提升学用转化质效。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