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长武县:三项举措建强村级“头雁”队伍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7-25 10:11 作者:魏 晨

近年来,长武县聚焦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把提高村“两委”干部待遇和保障水平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村“两委”干部激励保障体系,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力量,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打造想干事、能干事的村“两委”干部队伍,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坚持选优配强,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育强“头雁”队伍,加强“一肩挑”干部监督管理,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联合公安机关对1010名村“两委”干部进行联审,全面梳理排查涉及村干部信访问题线索,补配缺额村干部13名。从“学、帮、练”着手,加强村干部队伍学习培训,通过开展村“两委”干部跨村交流任职、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培训班等方式,重点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土地政策等方面开展培训。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拉练比武、夺旗争冠”活动,每两月开展一次现场交流、观摩夺旗,树立乡村振兴示范标杆,激励广大村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履职尽责、担事干事。

立体培育储备,扩大村级干部“蓄水池”。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积极拓宽人才引进链条,把种植养殖能手、返乡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各类长期活跃在乡村发展一线人员作为“纳才”对象,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全县共储备278名“一肩挑”后备力量,摸底排查272名优秀村级“四类人员”,由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包抓联系,健全个人档案、推荐材料等基础资料,在日常跟踪考核基础上,将年度培养锻炼结果记录到个人档案,作为调整使用村级后备力量的重要依据。强化动态管理,按照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对村级后备力量实行动态管理,对年度培养考察评议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级后备力量及时清退,并按照规定程序推荐充实,保持后备力量数量和结构的动态平衡,为村“两委”换届选举打好基础。

建强保障体系,树立干事创业“风向标”。制定出台《长武县村“两委”干部报酬及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提升方案》,县财政列支经费2050余万元,优化完善村“两委”干部报酬待遇和办公经费标准增长办法,探索建立村干部绩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工作实绩差异化发放村干部薪酬。建立村“两委”干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制度,县财政每年列支经费7.4万元,为677名村“两委”干部按照每人每年110元的标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将离任干部补贴由每担任正职1年每月发放5元补贴提高到每月10元,加大节假日走访慰问的工作力度,实现对离任干部的多方关注、关心关爱。建立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为每个行政村增加村级组织办公经费5000元,让村“两委”干部有钱干事、大胆干事。

供稿:长武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