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洲县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业来抓,通过加强基层党建特色活动阵地建设,创新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组织方法,有力促进乡村振兴补短强弱,实现党建赋能、组织聚能、工作增能,成效显著。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推广支部联建。通过同心推动组织联建、思想联通、矛盾联调,以同工推动文明联创、生态联护、安全联网。以同筹推动产业联动、品牌联培、利益联享的“一同三联”,推动董家湾、高家砭、梁渠三村党支部联建,全力打造“三同九联”工程,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互融路径。通过三村党支部联建,成立联合党支部,加强党建引领,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建,加强村民自治,通过公司联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不仅如此,三村实行“党群一条心、规划一张图、政策一个样、产业一个盘”的“四个一”工作法,建立“月评比、季点评、年总结”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
对标产业振兴富民强村,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化“子(只)一次·洲(周)服务”
工作机制,制定《子洲县优化营商环境30条》。围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涉企服务便利化、政府治理数字化、政务监管标准化,全县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明显提升。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准确把握村域经济运行态势,主动为企优环境,面对面做好稳企、惠企的各项政策宣传和落实落地工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提升农村产业“造血”能力,以产业促就业,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对标民生改善基本定位,坚持做到久久为功。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持续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全面推行医保、社保统征,做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不断提升。落实政务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办事。稳步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保障水平。
对标痼疾顽症问题整改,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统筹协调发展环保关系,在生态优先的原则和前提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大力开展村域环境整治,对村内私搭乱建、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污水乱泼,杂物乱放等“五乱”现象和久未人居的残垣断壁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和拆除,不断提升环境整治效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环卫监管治理体系,由3家环卫公司负责全县13个乡镇(街道)280个行政村(居委、社区)清扫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实现县域内环卫市场化建设全覆盖;建成榆林市首个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实现同保洁公司和保洁人员实时互动,有效管理。
对标乡风文明治理成效,促进村域社会和谐。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完善村“两委”班子成员接访、带案下访等制度,强化源头管控。采取多重举措进行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及舆论管控工作,建立“村情民意直通车”,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印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施方案》,指导全县280个行政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积分管理、红白理事等纳入村规民约。推动落实婚事新办“三项制度”、丧事简办“三项治理”、村规民约“三项要求”、红白理事“三项管理”。利用陕北说书艺人组织“移风易俗宣传小分队”深入各乡镇开展宣传25场,收到良好宣传效果。实现县、乡镇、社区综治视联网建设全覆盖,发动群众安装监控小探头达到5000户。组建20支说理队、讲事堂等矛盾纠纷化解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供稿:子洲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