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泾阳县兴隆镇:筑牢战斗堡垒 建设和美乡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7-15 08:58 作者:泾祖仁

近年来,泾阳县兴隆镇坚持以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工作主线,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提升活动为统领,进一步对标对表,强弱项、补短板、抓规范,不断提升“七个标准化”水平,不断夯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围绕“农旅融合发展”思路,有力推动“生态田园城镇”建设。

一、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火车头”。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带动乡村振兴、提升服务功能的重要抓手。一是创新形式,强化带动力。立足特色产业布局,针对农村基层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新质生产力不足、致富门路较少的问题,镇党委通过基层推荐、考察把关,命名了一批创新能力强、致富能力强、带动能力强的党组织科创示范基地8个,充分发挥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带动能力。二是压实责任,提升组织力。建立镇级抓总布局、村级落实行动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体系,镇村党组织书记主动领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承诺事项60余项,包含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发展等6个领域,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三是规范阵地,凝聚服务力。实施“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先后投入553万元,新建3个村的活动阵地,对8个村进行了改建扩建和重新装修。同时,召开党务培训会5次,进一步推进党建活动、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

二、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生力军”。丰富方式、拓宽渠道,培养一支能力强、思路广、作风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开展“培英计划”,释放干部活力。为切实解决我镇农村人才缺乏、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两委”班子后继乏人等问题,镇党委按照“立足当前、着眼十年、青壮搭配、梯次配备”的原则,实施开展了村级干部“培英计划”,动态培养后备干部36名,并在各村委以相当岗位,进行培养锻炼,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后劲。二是挖掘乡土人才,增添发展动能。大力推进乡土人才培育,开展“双培双带”,放大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通过产业发展、电商创业来带动群众致富。创办红薯加工合作社,支持群众发展种植产业,延长红薯产业链,吸纳脱贫劳动力,辐射带动群众增加收入。三是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外出观摩学习3次,开展机关干部“午间诵读一刻钟”活动20余期,围绕全国两会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开展宣讲活动30多场,指导各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活动105场1699人次,不断拓宽丰富干部视野、学习先进经验、解放发展思想。

三、建设和美乡村,探索“新模式”。以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提升活动为主线,通过“党建+”模式,推进农村发展全面进步。一是“党建+集体经济”助力产业发展。推广范李村试点经验,以“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村委会下成立集体所有制公司,利用村内自然资源吸引外部投资联合开发,建成“范村李创业园”,走农旅融合发展路子,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并取得一定收入,为村集体拓宽增收途径,解决了一部分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党建+人居环境”建设幽美小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响应,下大力气解决道路两侧、背街小巷、公共厕所等死角的卫生问题,清理“三堆六乱”370余处,清运垃圾20余吨,利用闲置、废弃的物件打造小景观、小花园、小广场。西苗村党支部请本村名人雒建安指导,建设党史廉政、法治、新时代文明实践、丝路文化四个主题小广场,群众反响良好。三是“党建+服务提升”推动为民办事。进一步健全党员承诺制、党员积分制管理,严格落实“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各项制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三夏”助农抢收、法律政策科普等文明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52场次。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