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安吴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统领,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坚持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提升相促进,夯实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
“一套体系”抓落实。坚持以“第一年示范、第二年铺开、第三年攻坚”为目标引领,建立了“党委书记带头抓,包片领导指导抓、支部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采取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对22个行政村阵地建设、班子队伍、集体经济、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摸底统计,通过逐村调研分析研判,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将全镇22个村分五批完成创建,目前已全部达标。
“一个标准”明规范。在硬件方面,明确了“四吊牌、一方牌”及部室门牌、制度牌等布置,常态化清理村党群服务中心“滥挂牌”现象,按照一室多用的原则,将民政优抚、司法调解、信用贷款等全部规范纳入,使村级阵地向“功能型、多用途”转变。在软件方面,提出了党支部工作一本通,制作了各村便民服务清单,建立了“周指导、月检查、季观摩”工作机制,以“137”(即一册三本七盒)标准为建设核心,为基层党建软件资料“瘦身健体”。
“一批制度”聚合力。创新实施“五制工作法”,通过严抓教育培训强学习、星级管理强规范、双色预警强监管、处置帮教示惩戒、关爱帮扶暖人心,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出台《党委议事制度》《安吴镇干部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安吴镇重点工作考核指标奖励办法》等,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今年以来,镇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7次,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优秀党员代表、职工代表赴南泥湾工匠学院、延安革命老区开展主题教育研学专题培训,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2次,组织开展以案促改廉政警示教育3次,通过生活关怀、走访慰问、评优树典等形式,关心关爱年迈党员、困难党员等,激励党员干部展现新作为。
“一村一品”促发展。突出“粮蔬果畜+文旅”五大产业延链强链补链,积极探索“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努力打造“农业强镇·文旅小镇”品牌。近年来,积极发挥高村小卫蔬菜专业合作社、陕西翠芳洲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机制,全力推进高村甜瓜、薛家村圣女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现已建成罗圈岩村、高村、张沟村、马家村、岳家村、姚家村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6个,罗圈岩村高品质数字化智能数控中心1座、雒仵村农药残留检验及溯源一体的蔬菜分拣中心1座,引进蔬菜新品种8个,通过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智能控温等手段,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同时红色名村建设稳中有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持续向好,释放富美乡村新红利。
“一网治理”提水平。建立安吴红色议事大院和党建引领686民主议事机制,以红色“小网格”助力基层治理“大满格”。今年以来,由两代表一委员、红色议事团成员、安吴工匠、乡贤“五老”等八类人员组成的上千名群众代表,充分履职尽责,始终心系群众,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涉及镇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邻里矛盾纠纷、大气污染防治等生产生活问题80余个,引导群众群策群力商讨研究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重大事项,为镇村两级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和实际的参考依据;以徐岩村幸福互助院为典型,建成中山村、茹家村等6个农村幸福家园,聚焦老年人生活保障、健康监测、精神文化等服务需求,创新“党建+养老”工作机制,让“党建红”托起“夕阳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建成“青言青语宣传轻骑兵、厉兵秣马攻坚排头兵、星火微光志愿后勤兵”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三夏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实现党建引领与网格治理同频共振。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