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原县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全面聚焦三力提升,协调统筹各方力量,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建强干部队伍,提升乡村振兴“引领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配强“头雁”队伍,结合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全面排查甄别违纪违法村干部126名,补齐村“两委”班子7个;优选“雏雁”队伍,动态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272名,吸引361名“四类”人员回村任职,着力解决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问题;结合驻村干部年度考核、期满考核和季度督导等工作,持续抓实抓牢驻村干部队伍建设,今年累计优化调整驻村干部10名,其中,驻村第一书记3名,工作队员5名,乡村振兴指导员2名。
抓好支部带动,提升乡村振兴“聚合力”。持续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镇过硬、整县提升”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指导2024年度52个进位村党组织完善进位措施,优化工作方案,结合各村实际,把为群众办实事融进去,把实事做实、做到位,确保进位有序,实事落地,群众满意;指导10名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141名村党组织书记分别梳理建立《镇(街道)党(工)委书记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村党组织书记2024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承诺事项》台账,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振兴“凝聚力”。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乡村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大力推广“党建+治理”新模式,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干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全县累计建成网格583个,由572名村“两委”干部、1036名党员担任网格员,实现服务群众精细化、精准化。持续放大“白鹿原说事会”示范带动效应,引导镇(街道)积极探索多元化乡村治理新模式,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涌现出了渠岸镇“宽心小屋”、陂西镇“百姓的家”、新兴镇“丰塬调解室”等特色做法,不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