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彬州市赵寨村:以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6-05 09:40 作者:杨睿 杨晓鹏 张钊 张东艳

近年来,彬州市新民镇赵寨村坚持以组织振兴为引领,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全力保障能化园区建设,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强组织抓储备,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聚焦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等重点群体,从中邀请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干事劲头足的“能人”回村任职,目前回引“能人”3人,1人担任党支部书记,1人担任村委会副主任1名,1人为村集体产业带头人。二是储备“青苗”生力军。建立青年“能人”联谊制度,由镇领导干部“一对一”对接联谊各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青年群体,从中选育“青苗型”村干部后备力量,目前储备后备干部8名。三是彰显班子新作为。村两委班子立足乡村振兴和保障园区建设两大重点任务,向党员、乡贤和群众筹资酬劳,修复村组道路1.5㎞,硬化道路10㎞,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突破重重困难,协调征收土地1146亩、拆迁房屋65户、迁坟120座,为群众争取补偿20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保障了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和群众搬迁安置工作,无一例镇外上访,用实干实绩实效树起了“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班子金字招牌。

强根基谋创新,抢占产业新赛道。一是为设施农业筑牢根基。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合作模式,总投资1200余万元,建成赵寨村果蔬大棚产业园。二是促进农旅融合延伸发展。按照“党支部+企业+村集体”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等新兴业态,形成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带动就业200人次,预计到2024年底收入突破20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集体和群众互益互进。三是园区带动新业态。由支部积极对接园区企业和在建项目,推荐3名后备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推荐50余名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到企业返乡就业,介绍30余名建筑工人到在建项目务工,经过村党支部主动对接联系,目前有150余人在园区搞起了运输、汽修、餐饮等服务,解决就业、服务园区建设的同时,实现了部分群众由农民向蓝领的转变,有效破解了农村“空心化”难题。

强机制聚合力,构建治理新生态。一是坚持“三心两议”化解矛盾纠纷。赵寨村重点项目集聚,征地拆迁量大面广,矛盾纠纷风险点多。村党支部发动8名老党员联合乡贤能人、后备干部,成立3个征迁安置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组,按照“三心两议”工作法,统筹包抓“拆、建、安、管”四项核心工作,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镇,全村征迁安置信访案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三心两议”:用真心、细心、耐心让群众放心、顺心、暖心,群众代表商议、支部会议决议)。二是当好“五大员”推进乡村治理。统筹村两委班子成员、无职党员、热心群众和包片民警等力量,推行“三包”工作法,当好服务群众“五大员”,制作网格地图,明确网格员职责,共同营造了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三包”:包宣传、包安全、包生产;“五大员”:社情民意收集员、重点人员管理员、安全隐患排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三是用好“一约两会”培育文明新风。以支部为引领、法治为基石、德治为保障,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作用,把党风、家风、村风、民风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最美家庭”、“彬州好人”、十星级文明户、各类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2023年度评选先进典型30余人,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供稿:彬州市新民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