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张洪镇西头村紧紧围绕“党的建设为引领、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为动力”目标要求,坚持从小切口入手、在细微处用力,依托村级服务平台,积极推行“网格化”“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力推动村庄治理由“粗放管理”转向“精耕细治”。
“微网格”推动重心下移,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按照“管理一张网、治理一盘棋、运行一体化”工作思路,坚持住户就近连片、群众自愿结合,将全村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6个二级网格,网格内实行分级责任管理,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副网格长,村“两委”干部担任二级网格长,动员退休干部、乡贤能人、志愿者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内配备1名党员志愿者、4名兼职网格员,全面负责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工作,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联”的良好工作局面。
“微积分”汇聚群众能量,彰显基层治理温度。创新探索“积分制”管理新路径,建立西头“文明存折”一户一档,将遵纪守法、培育精神文明、发展富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村级事务等重点任务量化为基础积分,以群众参与度和实际成效为依据设置加分项与减分项,通过个人申报、干部评议、群众合议、民主监督,对积分制推行落实全流程透明管理。每月汇总核定积分后,统一在村务公开栏和村民微信群进行公示,农户凭借“文明存折”积分既能在爱心超市一次性或分批次兑换商品奖励,真正让“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促进村庄治理由“为民做主”迈向“由民做主”。
“微服务”传递文明新风,焕发基层治理活力。聚力推动移风易俗、培树文明乡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村文化园阵地融合红白喜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红白喜事理事会作用,为本村村民免费提供办事场地和灶具设备,对招待规模、宴席标准、烟酒档次等设定“硬指标”,村民红白喜事待客宴席均控制在20桌以内,每桌标准不能超过380元,烟酒分别控制在10元、50元以内,并派驻“执事头”全程民主监督,有效破除了传统婚丧嫁娶中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同时,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优秀乡土文化,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政策宣传、文体娱乐、关爱帮扶等方面主题活动,从“让我干、催着干”转向“主动干、争着干”。
“微调解”促进和谐稳定,打造基层治理样板。积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以原党支部书记、矛盾纠纷调解能手李邦靖同志为核心的“邦靖调解工作室”,将“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模范)嵌入乡村治理网格,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就地解决,通过“定格、定岗、定人、定责”,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发现小问题即时解决。针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李邦靖同志牵头,村“两委”干部和当事人共同参与,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对当事人分别进行释法明理,达成一致后再“面对面”握手言和,实现了用群众的“法”平群众的“事”,真正将群众“疙瘩事”化解在萌芽。近年来,全村未出现重复访和越级访,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